11月中旬,终于捱过了煎熬的考试,我用一次出游来放松自己。因为只给了自己一个礼拜的准备和打包时间,我选择了到河南旅游。除了从上海到河南的交通方式多样和便捷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河南这个遍地是古都,历史人文景点一抓一大把的地方,我不用费心的研究功略、做太多的准备,于是定好酒店买了火车票,我和朋友出发了。 快行一:洛阳 我们计划用五天的时间游玩河南的洛阳、登封、郑州和开封这四个城市,21号买了晚上5:40出发的上海到洛阳的K560次卧铺票(中铺254元),第二天早上9点停靠在了洛阳火车站,经人指点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乘坐了公交81路,终点站是龙门石窟。 在公交车上看了一个小时的洛阳城郊景观后,我们到达了龙门石窟,沿着伊水河畔走到石窟的售票处也是景点的起点需要一点时间,但还不至于非乘景区提供的电瓶车不可,在门口买好门票(80元,用学生证半价),带着多少有点兴奋的心情我们开始游览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了。 景区内的石窟主要集中在伊水的西侧,被称为西山石窟,我们一路看下来,虽然并没有震慑的感觉,也并不觉得它特别雄伟,但是还是不得不感叹并佩服古人的勤劳智慧和鬼斧神工,在1000多米长的西山崖壁上,断断续续的营造了将近四百年。资料统计龙门现存的石窟有1300多个,佛洞、佛龛有2300多个,佛像10万多个,那可想而知,未曾遭受过列强抢夺和历史冲击过的龙门石窟应该是怎样的一派鼎盛景象。在我看来,龙门石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石窟内都是采用一佛像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的佛教仪轨布局结构,而通过石窟内的不同的雕刻细节则体现了不同的建造理念。再因为石窟大多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很多的雕像都带有着异域特色和风格。 我们最先看到的有署名的石窟是潜溪寺,据传是武则天为唐高宗修建的,所以虽然它不是最大的一处石窟,但它的造像艺术和雕刻技法都颇具皇家风范。接着是宾阳三洞,洞口力士的头侧向洞口,表情肃穆,左手握紧置在腰侧,右手摊平,手心向外置于胸前,好像是一副时刻戒备着的样子,虽然置于露天,又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力士石雕面部表情依旧十分清晰,衣纹自然流畅,美中不足的是右手的小拇指已经缺失,成了一名“四指”力士。万佛洞位于西山中部的崖壁上,窟内南北两壁上所雕的大约有15000尊只有2厘米高的小坐佛。从外面的栏杆向内看去,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们差点以为那些密密麻麻排列的小坐佛雕像不过只是墙壁上的纹路呢。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古阳洞这个开凿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据说北魏时期的孝文帝、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都在这个洞里造像,所以洞窟内布满了大小不等、各式各样的佛龛,在众多佛龛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尊不足半米高的观音像,佛像的上半个头部已经被毁坏了,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这尊佛像的驻足,因为它是龙门石窟中最美丽的一尊佛像。观音佛像头微右侧,梳着高髻;左手提着静瓶下垂,右手持着佛尘甩在右肩后;体态婀娜华丽,衣裙萝纱轻幔,上半身微微左倾,嘴角含笑上扬着,让每一个路过的游人都沉浸在这醉人的笑容里,也让我们惊叹着尊可以称得上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观音像。又走过一片不知名称的石窟后,到了莲花窟,窟以顶部浮雕着一朵硕大美丽的莲花而得名,抬头仔细观赏这朵莲花,还能看到看到围绕着莲花的6个美轮美奂的飞天,她们好像正随着优美的旋律在飘舞,使得这庄严幽深的洞窟多了一丝灵动。而当我们走到一片人头攒动的地方,就知道奉先寺到了,因为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石窟。窟正中的那座整个龙门石窟内最高最大的卢舍那佛像并没有最先吸引我的眼球,倒是北侧保存完好的天王像和力士像让我忍不住快步上前。手托宝塔的天王即严肃威武又魁梧刚劲,一旁的力士看似暴躁却又坚毅有力的神情,其他的佛像也无一不是形象生动,各具神态。如果一开始我是为龙门石窟开凿了数量如此众多的石窟、佛洞、佛龛而惊叹,那么在奉先寺,我是彻底折服在古代匠人那高超的艺术感染力上了。 相较下来,东山上的石窟就逊色多了,数量少,分布散,而且保存的力度不够,使得无论是千手千眼菩萨龛内的观音立像也好,还是四雁洞洞顶上的飞鹤也好,都只能是依稀可辨了。倒是看经寺洞壁的台基上的二十九尊罗汉浮雕颇有意思,他们姿势相同、衣着相似,整齐划一并秩序井然得面向左侧站立着,好像在仰望着同一个方向,倾听着同一个声音,但不同而又夸张的面部表情,张显出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想要翻越洞口的栏杆,凑到跟前仔细看清楚他们每个人的脸孔和表情的冲动。 龙门石窟内还有都和白居易有关联的香山寺和白园两个景点,白园内白居易的墓冢后有处标志为琵琶峰的景点,原本以为会是一座高山呢,谁知不经意走过一块不足半米高的褐色石头,回头定睛一看,石头的正面赫然题着琵琶峰三个大字。 回到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我们仍旧乘81路车,回程的车子饶了点路,直接停在关林的门口(门票30,学生证半价)。大门前的广场上有座古老的戏台——舞楼,附近的居民正围拢在戏台的一角,吹拉弹唱的表演着地方戏曲(如果我没弄错的话,应该是豫剧),旧时这里是“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如今则是民众四季闲聚颂新意的场所了。关林是国内少有的将庙、府、林三处合一的建筑群,走进仪门之后的建筑也是按照庙、府、林的顺序排列的。拜殿内含威肃穆的关帝像的身边,除了周仓、关平外,还多了王甫、廖飞两员大将。 整个关林可能还没有山东曲阜的一个孔庙的四分之一大,但并不妨碍后人将关公推举成和孔子并列的道德楷模,和对他的顶礼膜拜。 在关林里游荡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我们看时间不过才下午4点,门口正好有两58路公车是到白马寺的,于是我们又在看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城郊景观后,来到了千年古刹白马寺(门票35,学生证半价)。 初冬夕阳下的白马寺沉静清幽,丝毫不受寺外嘈杂的准备收摊回家的小贩的影响,默默迎接着因敬仰而来到这里的人。大概是香火旺盛的原因,白马寺内的建筑的外观看起来颇新,但人家这中国第一古刹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寺内不乏珍奇异宝,比如天王殿内的弥勒佛龛是一个共雕有五十多条不同姿态的龙的贴金木龛;大雄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一般的佛像不是石雕木刻就是铜塑玉琢的,再不就是泥糊的,但这二十三尊造像竟然是用丝、麻制成的,只不过是在外表涂了层漆,据说至今还不曾被修缮过,却仍旧是栩栩如生,色彩如新;还有大雄殿中央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两边设有楼梯可供人上下,这种形势的“殿中楼阁”我在南通狼山上的狼山寺内看到过类似的双层佛龛,样子要比白马寺内的大,但如不它金壁辉煌。最后,我们登上寺内的最高处清凉台,看到寺的东面矗立着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齐云塔,寺内到处种植着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石榴树,山门外的两匹白色石雕马鞍镫齐备,似乎时刻准备着下一个驮经之旅。 晚上,我们在火车站乘103路到了位于牡丹广场附近的格林豪泰,提前在网上注册新会员享受的99.8元一间大床房的优惠。经过前台的指点,我们在附近的一条街上找到了代表当地特色的老洛阳风味馆。坐定点了一碗排骨大角面,两份馍和夹馍菜地衣炒土鸡蛋,菜上桌之后才发现大角面就是大块面皮煮的面,地衣就是一般木耳,而馍可不是我们以前在西安吃过的那种小而厚的面饼,而是摊得很大很薄的一块烙饼,我们笨手笨脚的把菜堆在饼上,结果就是这边刚咬了一口,那边就菜就露了出了,还沾了满手的菜汁,吃得好不狼狈。再细看菜单,他们这里也提供简易的洛阳水席。 酒足饭饱后和朋友总结今天的行程,就是洛阳是一个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游览完的城市。像我们今天早上10点钟到达的龙门石窟,下午6点钟结束了在白马寺的游览,而我们本来是打算第二天早上再到白马寺的。如果时间紧一点的人完全可以在白马寺门口就乘小巴到登封了。
(龙门石窟内最美的佛像)
(龙门石窟内最大的佛像)
(龙门石窟内最威武的佛像)
(关林前自娱自乐的当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