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华东政法,脑海中依然萦绕着菁菁校园的传奇。校门在万航渡路,门外是一条树影婆娑的马路,夹在中山公园和古老的圣约翰校园之间,在周日的黄昏,僻静之中,荡漾着青春的遐想……真想,真想再读一次大学。
凯旋路口,看到蓝衣工人在冲洗收集粪便的环保车。河岸边,停泊着蓝色舱顶的船,船上摆放着花盆。那些船,也许就是船主的家。秋日的黄昏,有些寒冷。
(高架上的轨道交通在此跨越苏州河。)
过桥,到苏州河的北岸,光复西路在这里延续。又是一片棚户。夕阳西下,照耀着苏州河的涟漪。
(夕阳西下,照耀着苏州河的涟漪。)
下一站即是终点,华东师大。在一个隐约的路口,右拐进去,走对了,就是通向终点的枣阳路。这同样是一条校园(华东师大)和公园(长风公园)之间的马路,至少有一段是树影婆娑、僻静而悠远的。卖冰糖葫芦的小贩骑着自行车远去,父亲双手扶着自行车教女儿骑车,学生情侣携手而过。
把华东师大作为终点,完全是因为前人推荐的路线如此。印象中这并非一个特别的大学,没听说过它的故事,也不会有圣约翰般的传奇色彩。唯一的印象是“爱在华师大”——它多少该有几分浪漫吧。
从后门走进师大校园,路上尽是周末回家后返校的学生。向东朝正门的方向走,来到一个小广场,看到一座灰色的、带有飞檐和简单的中国式图案的建筑,原来是华东师范大学三馆合一(物理馆、地理馆和生物馆)的建筑。墙里一块白色的石头记载,它奠基于1954年8月,落成于1954年12月——难道只用了四个月?
这座建于五十年代的建筑,虽不华丽,却气宇不凡,像一位博学、大度的大师,从容镇定的端坐在面前。
(物理馆、地理馆和生物馆)
五十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是不是战争刚刚过去,生存还需要挣扎?浮躁的现代,也许很难很难再有这样的建筑。
入口处的墙上挂满了牌子,包括“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和“上海市地理学会”。
在上海,这算得上一个宽敞的校园,有湖,有河,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林。走过一片草地,看到一幢醒目的白色建筑。
走近一看,一块“上海大夏大学校友会勒石纪念”的白石告诉人们,这是原“大夏大学”的“群贤堂”,建成于1930年。
穿过门口高大的柱子,走进“群贤堂”的楼底大厅,看到的是首任校长孟宪承的塑像和简介。这位经历丰富的教育家,曾是不远处的圣约翰大学毕业的。
继续往东走,忽然一片金色的银杏进入视野。即使已经暮色深沉,那一片秋天的金色仍然十分“惊艳”。第二天,去上海西区办事,我又顺路去了一趟华东师大,只为那惊艳的银杏。
那里有好几株百年老银杏,树下的草丛中立着“古树名木”的牌子。那个下午,一对老伴坐在树下,享受秋日午后的阳光。
这次行走,就这样,结束于校园古老的银杏。
(银杏)
校园里标志性的雕塑,永远在挥别。
(挥别)
苏州河,再见!
完整的游记见:http://trueaaron.blo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