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如果能够给游人留下印象,必是这个城市有可圈可点的亮点。天津,它所拥有的小洋楼,几乎囊括了世界近代建筑的样式;海河上下,风光旖旎,引人入胜,许多游人和当地居民徜徉在海河两岸,祥和、温馨、惬意!这种文化主要得益于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是政府、民众的责任;肆意破坏则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子孙万代声讨、唾弃!
历史给天津留下了千余幢风格不一的小洋楼。它们的姿态韵味引人入胜,英式、法式、德式、俄式、意式等各种风格的建筑物争奇斗妍。人们评说道: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这样的口碑,道出了城市名片的真谛。从天津这众多建筑风格迥异,风韵姿态不一,形象举止各有特色的小洋楼看,说天津是“世界建筑博物馆”,倒也恰如其分。
小洋楼林立天津,当然不是无缘无故。19世纪60年代天津被迫开放,成为对外通商的口岸后,英、法、德、日等9国相继在天津开辟租界,一批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先后建造起来。早期的建筑多为领事馆、教堂、银行、俱乐部等,规模都比较大,可称之为大洋楼。这些大洋楼建筑风格影响所及,连住宅也纷纷建起两到四层的具有西洋味道的花园式别墅,于是小洋楼便在天津“独领风骚”了。这些小洋楼,多集中在五大道(成都道、重庆道、睦南道等)上,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美观、装饰考究。
早在1879年11月,李鸿章的德国顾问汉纳根坐在轿子里观看天津,就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在这个城市宽阔的街道上,拥有数量众多的两三层小洋楼并且带有很大的花园,让人看起来就舒服,这样的景象即使在上海和香港也不多见。”
天津人都把坐落于金汤桥头,始建于1908年的建筑物称为“小怪楼”。“小怪楼”面向海河及民主道的一侧均为山墙,尖尖的山花,装饰着哥德式的雕饰,山花上形成三个台阶式的水平层。这幢尼德兰式的楼房,角亭却吸收了意大利的建筑特点。正面很窄,进深却很大,有45间房。
马场道河北路口的“疙瘩楼”,是京剧名角马连良的旧居。在琉璃砖的清水墙面上,散布着点点斑斑疙瘩砖,这疙搭砖与阳台珍珠串式的栏杆、窗边的水纹花饰浑然一体。圆形门楣上是圆拱半凹悬挑的曲尺形阳台,凹凸变化间呈现出丰富的立体感及明暗效果。
庆王府(现为天津市外事办公室,重庆道55号)的山水花草磨花彩色玻璃木窗别具一格,那精美木雕阁扇更成为了庆王府的特色装饰。
说起天津小洋楼,必须要提到奥地利国家建筑鉴定议员、著名建筑设计师罗尔夫·盖苓,在居住天津30余年的时间里,盖苓为天津设计建造了约250座作品,平均每年要为天津设计建造出8到10座楼宇。新中国建立后,盖苓正要为新天津贡献建筑设计智慧之时,不幸撒手人寰,成为天津建筑史上的遗憾。
百余年时间,历史留给了天津这些宝贵的建筑,它是天津市的名片,它是天津市的建筑性格,它是海河边历史文化的精粹。它向人们诉说着,比任何文字写就的书都要丰富!
在天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小洋楼能够保存下来,据说著名津派作家冯骥才费力匪浅,功劳卓著,这也是天津百姓的幸事。近年黄金周来天津看小洋楼、游海河的游客,每天都超过数万人,游客们也从中感到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