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鼓浪屿,王受之称赞说“像法国的普罗旺斯”。(资料图片)
中国设计界权威为鼓浪屿“申遗”支招,有人文内涵的建筑才是遗产
前日,中国设计专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王受之抵达厦门。行程的第一站就是鼓浪屿,他在“鼓浪语”文化社群成员的带领下参观风格各异的老房子,倾听它们的历史故事。看着落日余晖下的鼓浪屿,王受之十分激动,连说“太美了!太美了!像法国的普罗旺斯。”
鼓浪屿之行让王受之很震撼,“鼓浪屿太稀罕了”。“鼓浪屿的保护不能太急功近利”,他提出积极的保护方法。
鼓浪屿曾是小“乌托邦”
“鼓浪屿是中外优秀住宅社区,与青岛、天津和广州等地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租界住宅相比,鼓浪屿不受城市的影响,完整地保存了鸦片战争后到建国前最高住宅水准,这在世界上也是极少见的”,王受之说。
在王受之看来,鼓浪屿就是一个小“乌托邦”,在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她是动乱中的一片净土、乐园,是理想国的雏形。鼓浪屿上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西式教育,外国人与中国人共同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人文方面,鼓浪屿钢琴密度之高令人惊叹,行政是西方三权分立,可以说是早年和谐社会。
“但现在,我们要正视鼓浪屿的现实”,王受之指出,鼓浪屿经济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那些富有的人,后代渐渐沦落;由于历代政治问题,房屋产权变得很复杂,有些房子已成了荒芜之地。
保护的同时要实现经济自立 王受之认为,当下在保护的同时也要实现鼓浪屿经济上的自立。这可以借鉴澳门和印度海滨城市Goa的经验,澳门原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可是后来发展了博彩业,并没有破坏原来的历史文化传统。鼓浪屿上历史的偶然保留了很多必然作品,现代人不能浪费掉这笔财富,文物建筑的维修只是一种消极的保护方式。
王受之对鼓浪屿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在轮渡一带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减少对其他地方的破坏;在天主教堂与协和礼拜堂之间开辟一个文化广场;开放鼓浪屿音乐学校和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使游客能够进去参观。
关于鼓浪屿“申遗”,王受之有自己的观点——好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申遗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但也要意识到,即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经济操作能力,也会荒废。“没有人文内涵的建筑是遗址,有人文内涵的建筑才是遗产”,王受之说。
王受之 现代设计史论专家,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大陆、台湾、香港的设计理论界中被公认为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权威。他的研究涉猎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设计的所有范畴,包括现代建筑、城市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等等。
他的著作无论从深度、广度来说,都是目前难以有人企及的,重要的著作包括《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世界时装史》《城市史》等,这些著作对于中国设计的发展作用相当巨大。(文/记者 龚小莞 实习生 刘翠云 图/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