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历史悠久,是巴蜀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1979年省考古专家在离城区3公里的碾盘乡白鹤村阳八台发现磨制石器,是巴蜀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文化代表之一。历代多次在此设州置县,曾经十易其名,八易其疆。南江古属巴国之地,汉为益州之境。历史上曾是中原地区与巴蜀沟通的主要通道。南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建难江县,取“江水难涉”之意。南江县城正南方的天榜山呈三角形,似一“ム”字,左边有梓潼宫山,恰似一撇,右边有塔子山,好象一捺。这三座山共同组成一个“公”字,世称“公山”。隋炀帝时就用“公山”之名设置了“公山镇”,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更名难江县为南江县。公山脚下,南江河蜿蜒曲曲,自东郊庙子岭至西郊祖师潭,江水七曲,组成5个“几”字,世称“几水”。就是这神奇的“公山几水”孕育了远古悠久的南江文化。县城东门沟1公里的菖蒲涧、太子洞、明代城墙、九宫十八庙、南江城东北的“琉璃关”、王公祠、宋元摩崖石刻、红四门等人文景点46处和历史文化遗迹70余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进行城镇建设的时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找出历史沉淀的轨迹,确保城镇历史沉淀轨迹的保留、延伸和发展,留住积极、健康的历史特色,并处理好新旧结合,建设一批人文型城镇,使这些城镇在新旧文化的交融中走出一条崭新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