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山运动与气象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谈到体育运动与气象的关系,人们观念中一下反映出来的是,一定的气象条件是体

育竞赛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哪怕是一次大型体育活动的开闭幕式,组织部门都要

随着倒计时的钟声而不断核定天气情况。我们的气象诸葛们有时甚至还要准备好人

工消雨的手段。特别是一些有记录的室外运动项目,如田径、水上、热气球、滑翔、

跳伞等,在竞赛活动中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雷雨天气不能进行,风速太大

也不行。

登山运动与气象的密切关系是其它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二者是冤家对头,

又是至密亲朋。

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的任务确定之后,天气也是最后致胜的决定性条件。比如一次主

要目的是突破新高度的活动,在组织指挥工作上首要的是选择好该山区气象条件

(气温、风速、降水等)最好的季节。翻开现代登山运动史,我们可以看到,自19世

纪中后期欧洲人开始进入喜马拉雅山区的时候起,无不是把选择当地最好的登山季

节作为探险队一切战术的出发点。中国登山队1960年从北坡首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的

活动中,同样,为了首开纪录,他们收集了大量外国人的登山记录,并得到了我国

气象部门的分析、指导,了解到喜马拉雅春秋两季为适合登山的季节,春季的好天

气更多一些。据些,确定了春季组织攀登并一举成功。直到今天,各国登山界,只

要是攀登一座自己未曾攀登过的“处女峰”往往还是从客观气象条件上先自己选择

一个最佳登山季节,以保证首战成功。1991--1992中曰联合登山队向当时8000米级

别以下的最高处女峰南迦巴瓦峰挑战时,也是坚持了这一原则,在国家和地方气象

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毫不动摇地抓住了秋季作为登山最佳季节,并在最后突击阶段

捕捉到了10天的一等天气,保证了登顶成功。

好季节里的登山探险活动,战斗一经展开,在数十天的战术实施过程中恶劣气象因

素的骚扰和脱离预报的天气突变是经常出现的。这些难以预测的气候变化就成了登

山运动员的“冤家对头”,既定的战术方案被打乱。一名运动员,一支登山队的实

力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这种时候。他们要依靠气象预报和自己的经验去区分是大气

流的改变还是小气候的骚扰,是短期现象还是较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战术上

作出是进是退,是动是停等的调整安排。

现代登山运动发展到今天,世界8000米以上所有高峰都已经被踏上了人类的足迹。

可以说完成了对地球表面海拔高度极限的挑战。对高度的挑战,也就是对缺氧的挑

战。根据早期航空生理学,8000米以上高空是人类的“死亡带”即这里的空气中的

氧气分压,已满足不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直到1960年中国队攀登珠峰之前,

各国登山界在向8000米以上很少高峰进军时,还没有敢于不带人造氧气装置的。由

于种种原因,当年攀登珠峰的中国队员许多人在8000米以上很少甚至没有使用人造

氧气。这一情况的报导大大鼓舞了各国登山界。大约从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尝试

8000米以上的“无氧(装备)登山”。

随着人类对“高山缺氧”这一“禁区”认识的深化,登山探险也在向其它纵深发展。

最明显的是“登山季节”这一禁区也被打破。拿珠峰来说,尽管首登者不乏选择春

季的,但登山强国、强队已在向夏、秋、冬挑战了。特别是冬季登山,是集地形、

缺氧、低温、强风等各种恶劣自然条件之大成,探险者面对的生存条件是极其严酷

的。现代登山运动,与其说是向高度的挑战,他们这些壮举的意义就在于证明人类

在综合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其生命潜力究竟有多大。

登山探险是科学行为。每一个登山运动员都明白,自己的行动是运用人类已掌握的

知识去追求、探索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未知领域。在登山运动员所需要掌握的各种

各种技能中,最重要的是气象学。他们在接受任务时不私需要聆听气象专家授课,

还要懂得在山区主动积极识别各种天象的经验。没有气象预报保障,不熟悉气象学

常识,这样的登山不是探险,而是冒险。同样,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恶劣气象条件

畏首畏尾,不敢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予以迎击,也便失去探险的意义。气象学是

登山探险的有关武器,登山运动员也应该是为探索气象与人类利害关系而冲锋陷阵

的侦察兵。

一次大型登山活动中的气象保障工作十分重要。正如部队打仗时的侦察工作一样,

气象保障工作是登山探险活动组织实施各项战术方案的依据。登山探险中的气象保

障,由于各国各队经费、交通等情况不同,对其预报的要求和手段也多种多样。五、

六十年代在中国组织的大型登山活动中,在编制序列上都建有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组,

随队进山,驻扎大本营,通过抄收附近国家、地区的预报和实地观测,绘制天气图,

进行预报。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预报手段更加先进,随队进山的专业气象人员

便大大压缩,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承担,不必设立什么“组”了。比如中曰联合1992

年攀登南迦巴瓦峰活动中,只有一个人,每天通过接收“努瓦”卫星(美国,围绕

地球两极运行)和“向曰葵”卫星(曰本,围绕赤道运行)的云图而作出预报。当

然,像组织突击顶峰等重要战术行动时,为了稳妥起见,也经常同当地气象台进行

会商订正。有些规模较小的登山探险运动,往往就不再配备专业气象人员,而是依

靠老运动员的常识和接收附近地区的广播预报来作出判断。

登山探险活动中比较注重长期预报。一次大型活动,由于要解决物资上运和取得人

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有几个持续三-五天的好天气过程。如能准确地捕捉

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使登山活动得以有序安排和顺利进行。短期预报同样也很重

要,它不仅是安排运动员在山上具体行止的依据,而且还靠它订正中长期预报。

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每组织一次重大登山活动,

都有气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直接参与。后方,有中央气象局(现国家气象局)的

宏观指导;前方,有气象工作者与广大登山运动员一起风餐露宿、卧冰饮雪,从而

保证了活动的成功。1957年全国总工会贡嘎山登山队的气象预报工作是由北京大学

气象专业教师丁行友先生承担的。为了把预报作得更准确,他不是坐在大本营,而

是与广大运动员同攀登共甘苦,终于在一次雪崩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60年攀登珠峰活动中的气象保障工作规模是最大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史料记载

上看,也是世界登山史中所从未有过的。为了摸清当地大气活动规律,中央气象局

钱增进等几位先生提前进山,在海拔5000米的大本营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观测。

此后,又有中央、地方各台站不下10人次投入了当年的重大登山活动。

40年来中国登山运动长足发展,有广大登山运动员的前仆后继、忘我拼搏,也有广

大气象部门、气象工作者的顽强战斗和无私奉献。他们相互间密切的合作为我国登

山运动的发展史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凯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