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2004年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探险队美国科考漂流探险活动专题
一、前言:
1986年,当美国人要来到中国第一次漂流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时,一群满怀憧憬,充满理想,热血赤胆的中国汉子,在各种物资、装备及经验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为了中国人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第一次出现在长江上时,震惊世界的中国长江漂流探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它成为了中国近代漂流史的里程碑。
2004年,世界两大顶尖峡谷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强强碰撞和对话。中国人将首次组队对美国科罗多拉大峡谷进行漂流探险。她将带着自己的理想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着人类和平、科学与进步的美好愿望,第一次去挑战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由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筹备,主办,得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支持,美国探险机构美国大地科学探险公司、美国香格里拉江河探险公司、美国亚利桑那漂流探险公司的邀请,走与企业和新闻媒体通力合作的三结合道路,中国人将弘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锐意挑战和创新,组织一流的探险家,在2004年7将首次对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进行大规模的漂流探险。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 冠名赞助企业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美方协办:
美国环球科学探险公司,美国香格里拉江河探险公司、美国亚利桑那漂流探险公司
服装赞助商:广东极星公司,成都高山户外探险装备专营店
三、目的和意义
多年来,中国众多的探险家们如同朝圣一般虔诚地漂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珠江,汉江等中国著名的河流大川。
今天,中国漂流探险队将带着自己的梦想和中国人民的友谊第一次踏上美国科罗拉多河鲜红炽热的堤岸,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击水飞舟,去全程挑战漂流世界最富挑战性的大峡谷。在惊涛骇浪中磨砺自己不屈的灵魂,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气节;以实际的行动跻身世界漂流探险的先进行列。
在2002年,权威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野外记者和编辑们进行了一次评选:在美国最刺激、最具有挑战性的100项探险活动中,沿科罗拉多河乘橡皮筏全程漂流大峡谷名列榜首。由于大峡谷既是最刺激最有挑战性的探险活动,中国的漂流探险家们理所当然的向往对科罗拉多大峡谷进行全程漂流活动,彰显中华民族子孙的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领略、享受大自然超凡脱俗的魅力。
四、优势介绍
作为主、承办单位的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多次组织和参与大型探险活动和国际间科学考察探险活动,尤其是参与了中国江河漂流探险事业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漂流经验和组织工作的经验,拥有一批中国漂流探险,具有献身精神和漂流经历的英雄。尤其是这次漂流活动能得到世界上漂流活动最发达国家美国的相应探险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到许多先进的漂流经验。并充满信心,有能力保证漂流活动的安全和成功,为我国漂流探险事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贡献。
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先进装备的保障。这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漂流探险活动是应美国三大探险组织的邀请和大力支持,特别是美国享誉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著名美国漂流探险家Pefer•Winn先生特作为此次活动的顾问全程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中国队员的训练工作。
另外,由三家美国的漂流公司和机构将全程参与此次活动的后勤工作,并提供相关地图、水文、气象资料。
先进装备:此次活动将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漂流船具、器材、装备。四艘复合纤维无动力排浆艇,一艘拍摄用大功率摩托艇,2艘救护用单人急流皮艇,轻便坚固的高分子材料制船浆、全Gore—Tax料紧身保暖防水服,贴身牢固的薄型救生衣,重量轻、耐磨、密闭性能良好的防水用具。以及其他野营装备。
五、漂流日程安排和线路
8/7由中国飞往旧金山。下午或晚上到达旧金山。
9/7参加当地华人组织的欢迎会(漂流探险内容和安排,并介绍全体队员。)
10/7乘飞机由旧金山飞往凤凰城,乘汽车前往大峡谷南口
11/7在大峡谷南口考察,初探科罗拉多大峡谷。会见美国国家自然公园领导,以美方讨论科学考察与漂流探险计划。
12/7做好下水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乘车前往旗杆,在亚利桑那漂流公司领取漂流设备,整理和检查器材和装备,检查分装登记食品和炊具。整理和检查个人装备。由美方工作人员再次介绍情况和漂流注意事项。)
13/7乘车前往李渡口,组织开漂仪式,在北京申奥成功的纪念日,正式开始在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探险。
下水后进入第一段漂程——Marble Canyon(大理石峡谷)段。
Lee Ferry(李渡口)是科罗拉多河大峡谷河段的零起点----0 Mile,Navajo Bridge (那瓦约桥)----Mile 4。
North Canyon(北方峡谷)----Mile 20.5。
傍晚在北方峡谷的的河滩扎营,晚餐,休息。
14/7Sliver Grotto(银穴)----Mile 29。
Vasey’s Paradise(瓦塞天堂)----Mile 32。
宿营地Redwall Gavern(红宫)----Mile 33。
15/7Nankoweep Granineries(南科卫普谷仓)----Mile 53。
16/7The little Cororado River(小科罗拉罗河)----Mile 61.5。
17/7The Palisades of the Desert(沙漠围栅)
Unkar Rapid(乌卡险滩)----Mile 73,
Hance Rapid (汉斯险滩)----Mile 76.5。
18/7The Sockdolager Gorge (致命一击谷)----Mile 79。
Clear Creek(清澈山溪)----Mile 84休整。
Horn Geek Rapid(合恩险滩)----Mile 90,
Granite Rapid(花岗石险滩)----Mile 93,
Crystal Rapid(水晶险滩)----Mile 98。
19/7The Rose Wheeler(罗斯. 惠勒)----Mile 108。
在114英里(Mile 114)处扎营。
20/7Royal Arch Creek(阿西王室山泉)----Mile 117。
Conquistador Aisle(征服者走廊)----Mile 120,
Thunder River(雷鸣瀑布)----Mile134,
Dear Creek(迪尔瀑布)----Mile 136。
21/7Matkatmiba Canyon(马卡特峡谷)----Mile 148,
Havasu(哈瓦苏) ----Mile 157。
22/7Lava Fall Rapid(溶岩险滩)----Mile 179。
23/7Granite Park(花岗岩公园) ----Mile 216
24/7Diamand Peak(钻石峰)----Mile 226,
Separtation Canyon(分离峡谷)----Mile 240。
25-26/7分离峡谷到桃子泉,在岸边宿营
27/7桃子泉起岸,乘车回旗杆与科考队汇合。晚上庆功宴住宾馆
28/7早上乘汽车凤到凰城,下午乘飞机从凤凰城到旧金山。
29/7旧金山休整
30/7结束美国之行,乘机由旧金山飞返中国。
31/7北京 记者招待会。
由此我们深信:2004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激探险活动已成为一个备受全国媒体、乃至全球华人媒体关注的一个事件。
中国近代漂流探险发展史
18年来,我国的漂流探险事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86年“长漂”、87年“黄漂”为代表的启蒙阶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寸不落”、“全程漂流”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涵盖一切的主旋律,重大的牺牲和伤痛引发国人沉重的反思。此后,我国的大型漂流探险活动整整沉寂了12年。
第二阶段是以98年“雅漂”、“珠漂“、“女子长漂”为代表的成熟阶段,这时,中国的漂流探险界已能够理性、平和地对待漂流,“讲究科学”、“珍惜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漂流以本来面目”标志着我国的漂流探险者已走向成熟。
第三阶段就是即将在2004年7月实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探险”,它是现代经济条件下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产物,代表着我国漂流探险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间的漂流探险事业和漂流探险文化进行全面交流与合作,是我国漂流探险事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有价值的漂流探险活动作为大众关注的特殊事件,必将在“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的商业运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媒体、漂流活动之间的结合、商业的介入也为我国实施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要求的漂流探险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国江河漂流大事记:
1、1995年尧茂书首漂长江遇难通伽峡
1985年6月-7月,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单人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余公里,于7月24日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峡附近不幸翻船遇难。
2.1986年的长漂壮举
1986年6-11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漂流长江。这是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三支队伍共有10名队员遇难。
3.1987年黄河漂流探险
1987年4-9月,北京青年黄河探险科学考察队、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马鞍山爱我中华黄河漂流考察队漂流黄河。三支队伍共有7名队员遇难。不断的牺牲引发社会和国人对江河漂流探险的反思和总结,至此,除岷江、大渡河、黑龙江、塔里木河、和田河、独龙江的短程漂流活动外,中国大江河的大规模漂流探险活动沉寂了12年。
4.1993-1994年长江源电视摄制漂流探险
1993-1994年间,长江源电视摄制漂流探险队共三次,分别从长江两源(沱沱河、当曲)下水,漂至曲麻莱,其中,当曲为人类首漂。此次活动以漂流为载体,用摄像镜头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报道。
5.1998年中美怒江(云南段)漂流
6.1998年珠江漂流探险
1998年6-8月,中国珠江漂流探险队漂流珠江。这是时隔12年后中国民间再次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的江河漂流探险活动。无人员伤亡。
7.1998年中国女子长江源科考漂流探险
1998年8月-9月,首支中国女子长江源科考漂流探险队11名女队员徒步9天挺进至长江源头海拔5400米的姜古迪如冰川,下水漂至沱沱河大桥。此次活动再次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了科学考察和记录。无人员伤亡。
8.1998年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
1998年9-12月,中国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队于9月8日从雅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下水,漂流1500公里至雅鲁藏布大峡谷口派乡后,再由陆路沿江徒步36天,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此次活动的经费大部分由22名队员自筹。此次活动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漂流探险活动已走向成熟和理性。相对于从前的“一寸不落”、“全程漂流”,到“珍惜生命”、“讲究科学”的
理念已成为贯穿整个漂流探险活动的准则。
9.1999年黄河源科考漂流探险
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大陆、港、澳、台两岸三地20多名队员组成的黄河源科考漂流探险队,在黄河源区进行了漂流探险活动,探险队对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中华儿女共同树立了“黄河源”纪念碑。
10.2001年9-10月中美怒江(西藏段)漂流探险
11.2002年9-10月中美雅鲁藏布江(仁庆顶峡谷段)及拉萨河漂流探险
12.2003年中国汉江漂流探险2003年9-10月,由科学家、探险家、记者20余人组成的中国汉江生态文化考察漂流探险队在丹江口水库以上的汉江中上游河段约900公里区域进行了漂流探险活动,探险队还考察了沿江地区的生态、文化环境的现状。为当前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搜集了相关资料。
13.2004年4月中、美、日、澳四国澜沧江联合漂流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