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起床,吃过早饭,已经快10点了,尽管时间有些晚,还是决定 徒步去秋那桶看看,因为已经有无数的人说过秋那桶是丙中洛的精华中 的精华了。
沿着昨天曾走过的那段路走去,不经意间发现,尽管已不是清 晨了,但对于怒江这样的峡谷地貌来说,阳光却才刚刚开始洒满整个峡 谷,远处的桃花源村,一丝丝、一缕缕的雾霭轻浮在小村的上空,仿如 梦境一般。
阳光,薄雾,炊烟,梦幻般的村落……



丙中洛背靠着的高黎贡山,山顶终年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着。

山坡上的那个白色的房子是丙中洛的希望小学。

远看时那唯美的山村,近看时却是如此的残破,现实好像总是残酷的。

冬季,江水如翠玉一般的怒江,两岸是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

细细的钢绳悬挂着沉重的生活。这个少年去对岸,只是去看他 早晨放到江里的鱼网是否已有收获。


怒江峡谷中,尽管已建了多座钢结构桥梁,但溜索依然是当地 百姓主要的过江工具。记得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曾很是热闹地讨论过, 引起很多人的关心与关注。与当地人聊过后得知,每年都会有人在溜索 时跌落怒江,并永远地消失在怒江中。希望国家与当地政府能尽快地解 决这个问题,为一方百姓造福。
在怒江边,总会看到这样的树,执着并痴情地向江面延伸着 ……


被砍伐的粗壮的树木,从山顶上滑到江边,处理后就可以或建 房或当柴烧了。曾有人对此大肆批判,说当地人是多么的无知,如何地 把环境破坏。对于这种人我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当地人已在此生活了多 少个世纪了,大山与山上的一切早已与他们的生活休戚与共了,他们知 道大山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从不会贪得无厌,只是取所需的而已。与 这些“破坏”相比,国家准备在怒江建十三梯级的水库,那 对环境的破坏你能想象得到吗?


怒江与金沙江上的最窄处。从险峻壮观的角度对比一下,怒江 的“石门关”还是略逊一筹的。


小村,名为“四季桶”,很有趣的名字。阳光,照 在石板屋顶上,反射着温暖的光。


木屋,篱笆,一直是我梦想的居所,也一直在幻想着老时能有 自己的庄园,在庄园门口有着参天的大树……

映衬着清绿的江水,金黄的荻花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无限 的生机。

静谧的小村,五里。很庆幸,一条江水把她远远地隔在了对岸 ,再唯美的画面也掩饰不住现实的贫穷,那景,只能远看 ……



这里是秋那桶村委会,只是2个小时的间隔(下午2点至4点), 阳光就很快要离开峡谷了。


静谧与生机交织,残破中蕴含着希望,古老的土屋,古老的石 砌路,一切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秋那桶,高山上的田园画卷。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尘埃,这里, 理应是如此的开阔与洁净。




秋那桶背后的雪山——高黎贡山不知名的雪峰。

村中的教堂,已经很破旧了,但那种沧桑的美,感觉象一个有 故事的女人般耐人寻味。

返回时,天已经有些晚了,到石门关时,峡谷里已很黑了,只 有远处的高黎贡山的雪峰顶泛着夕阳的余辉。
风逐渐地大了起来,周围的一切都隐藏在黑黢黢的夜色里,只 有风穿过树梢发出的“呜呜”声。一个人走在峡谷里,竟觉 得,在这一刻,整个峡谷都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