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大等特点。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发挥本国、本地区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带动区域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山东,在旅游上做足了文章,开辟了全新的经济增长极。2008年,山东省实现了旅游总收入的第二个千亿元,接待入境游客首次实现了一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
山东旅游业取得的佳绩,与2007年推出的“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密不可分。在不到两年时间,极大提高了山东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通过品牌形象的打造,对开拓山东的旅游市场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山东旅游已进入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时代,特别是借助半岛蓝色经济和十一届全运盛会,山东的区域旅游品牌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好客山东”已经成为整个山东的文化旅游品牌,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对“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的认同感大大加强,“好客山东”已经开始由旅游品牌上升为全省的品牌。“ 好客山东”正在由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在“好客山东”的品牌下,现在已明确提出要建一批标准化的“ 好客山东” 鲁菜馆和“ 山东客栈” ,体现山东历史文化和连锁标准化的理念。通过发挥品牌的力量和效应,来全面地提升山东旅游的竞争力。
我们在荣膺旅游带来灿烂的同时,一些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大多数景区仍然停留在老产品、老线路上,传统观光多,休闲度假少;游览性项目多,参与性项目少;产品创新性不够;尚需填补的空白点很多,如黄河文化、 运河文化的发掘利用,如何打造鲁日韩“ 金三角” 海上旅游线,都需要挖掘。
在继续坚持“好客山东”品牌的基础上,更需注重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营销推广。旅游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以及项目投资人的宣传引导,转变旅游资源观,以市场为导向,把旅游营销放到与项目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实现旅游经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入推进旅游强县、 旅游强乡镇、 旅游特色村创建工作,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田园风光,利用自然生态和乡村文化等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高科技农业、休闲渔业等乡村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