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南黎族人有着十分精致而细节的生活,走进黎家村子,偶遇传说中的绣面纹身女,亲眼目睹了她们的惨痛;在偏僻原始的寨子,还能看到状如船只倒扣在屋顶的神秘船型屋;槟榔树下,八十老妪会围着木臼跳上一段舂米舞;而她们身上的衣服,正是绣满了黎人生活长卷的黎族织锦……
【关键词】:
黎家织锦三千年,开创先河早中原
黎锦,纺织业始祖出在黎家
在五指山黎族织锦学校的墙板上,我看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某项目赴美访问学者君田夫留下这么一句:“黎家织锦三千年,开创先河早中原。”这对黎族织锦的历史地位给予了很高的肯定,相当于说纺织业的始祖就出在黎家。据载,中国最早的棉纺织改革家黄道婆就是从海南岛黎族聚居的崖州(今三亚市)向黎族妇女学会棉纺织等技术,然后传入中原地区,其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洁花等技术都完全出自黎族妇女之匠心。与惯常说法比起,这颇有颠覆性。
黎锦,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据清代《峒溪纤志》记载,黎人用色棉纱和色丝线织作锦布,黎锦曾被作为历代皇室供品备受推崇。其中,最精美的黎锦代表是“龙被”。据说解放后就没有人能织龙被了,清朝的龙被现在非常稀有,市场价格很高。
在海南五指山市有一座“黎锦研究所”,专门从事黎锦的研究和生产,五指山番茅黎寨创办了黎族织锦技术培训学校。我特地来到织锦学校来寻访我钟情的黎族服装。这是一幢两层的楼房,来到二层,只见屋内七八个女子席地而坐,每人一张席子,一把木针,几团织线,黎家儿女身上的漂亮衣装就从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具中生产出来了。
遇到校长,名叫黄慧琼,黎族中少有的特别精明能干的女人。她曾获得过海南省五指山杯黎族织锦技能比赛最佳创意奖,现在经营着一家黎族织锦公司,管理着黎族织锦培训学校。在这里工作的黎族女,多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除了农忙,其它时候几乎天天来公司织锦补贴家用。
在小小的储藏间内,黄校长翻开大画册为我介绍黎族各个支系的装束区别。黎锦在春秋时期就富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村寨男女老幼身上的筒裙、上衣、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被子、壁挂、桌布、靠垫等都是织绣品。黎族女孩从小耳闻目染织锦工艺,到10多岁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嫁妆准备各式织锦衣物,她自己则从7岁就开始织锦了。
简单的道具就能织出复杂的黎锦
在现代科技普及前,原始传统的织锦材料都是天然产物,黎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花、粗麻纤维及山野天然植物色素作原料染线,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据黄校长介绍,现在为了提高效率,直接进成品线织布,传统染色技艺已成为一项需要保护的古老手工技术了。不过,传统并未完全废弃,为便于农家妇女手工制作,现在她们使用的仍旧是原始的踞腰织机。木制踞腰织机的使用方法是织锦女子席地而坐,双脚顶住木杆,双手上下左右按照纹理挑花走线,正刺反插、精挑巧绣就行了。一块2米左右的花布一般需要2个星期才能完成,而一套黎族传统盛装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黎锦的头饰最是特别。女人们一般都束髻于脑后,押以骨簪或银叉,包裹绣花头巾。这样的头饰配筒裙很有味道,筒裙长短不一,有极短的迷你裙,也有长过膝盖的。我顺手掂了一下她们带在脖子上的项圈,发现手工锻造的银饰手感扎实且质感诱人。黄校长说她们村里最后的一位手工制作银饰的老人前几天刚去世,现在在市场上买的新银饰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和所有传统文化的困境类似,黎锦也面临着“博物馆化”的尴尬。一般黎家女子平时穿普通汉装,只有在过年、农历三月三或参加婚礼等日子,姑娘小伙才会穿上黎族传统服饰。要打开销量,还要靠外来消费,现在公司里作为旅游产品比较好销的是沙发布、围巾等,一般2米长,50-60厘米宽的锦布大约300元钱,花色繁简有所差异。黄校长还说,她将到上海世博会推广黎族织锦,或许能开拓出黎族织锦的新道路。
黎族八十的老太都能跳的动舞蹈!进入下一页~
槟榔树下老太八十赛姑娘
黎乐,槟榔树下老太八十赛姑娘
“能歌善舞”对少数民族而言,似乎就是天生的。在漫山的槟榔树下,在畦畦稻田垄头,在片片番薯地里,只要有黎人的地方,就有歌舞欢绕。
在槟榔谷黎寨,我认识了黎村的妇女主任阿莲。阿莲四十出头,大大咧咧,李铁梅似的村妇女干部,她一口答应张罗群跳两场歌舞。次日如约来到村委会操场,门前已经等候了10多位黎族妇女,一瞧都是阿婆级的年纪,原来村里年轻女孩都外出上工了,只有阿婆们才能组织得起来。她们平时在家下田、买菜、做饭,到村里有活动任务的时候就集中起来排练,已经外出参加过不少次的村、镇演出任务了。这些阿婆,个个元气十足,尤其背影中的腰身和小腿尽显年轻之态。
舂米舞。入选了“非物”名录。但这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6位年龄都七八十岁的阿婆拿着重木杵围着大木臼集体群舞、敲击出悦耳的撞击声,兴奋地摆动起胯部,口中则嘿嘿哈哈有节奏地和着节拍。海南有两种相似的无枝植物:椰子树与槟榔树。椰子树粗壮,象征着男人;槟榔树纤细,代表了女人。阿莲的村寨就掩映在满山高挑的槟榔树下,阿婆们的舞蹈以槟榔树为幕布,清新、滋润的感觉犹如在节日时喝上了一杯香味浓郁的米酒。
由于对黎族歌舞的浓厚兴趣,我后来特地选了一天去槟榔谷黎寨风情园拜访。这里显然要商业化许多,是以真实的黎族寨子作为核心、进行集中管理和营业的黎家歌舞长廊。舞蹈区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场舞蹈演出。为迎合游客的爱好,她们最常演出的就是很具有互动效果的竹竿舞。不熟练的参与者经常会被竹竿夹到腿脚,引起大家一阵哄笑。据说现在博螯论坛间隙,各国商贾政客最喜欢的健康娱乐活动之一就是与黎族阿妹阿哥共同跳上一段竹竿舞。
黎族的乐器也很丰富,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记载的黎族乐器种类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我发现,黎族的不少乐器都很纯天然。像颜色最醒目的、朱红色的“叮咚”,为黎族特有的敲打乐器,以乐器的发声命名,此乐器发声原始目的是黎民敲打木头发出声响以驱赶破坏庄稼的山猪,后来才发展为娱乐性乐器,它就取材于海南五指山地区的红麻树,它的材质能发出不同于普通木材的若干音阶,声音清脆嘹亮。而“椰胡”则取自于海南最本土的椰子壳,形如板胡,音箱用椰子壳制作,面蒙薄桐木板,音色柔和淳厚。
鼻箫,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
我来到舞蹈表演区旁边的乐队表演处,找到了最厉害的鼻箫演奏者,是一位和善的黎族中年男子。
鼻箫,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据说在海南民间已流传千年。清代张庆长著《黎岐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看来,这鼻箫是黎族青年的传情利器。
这位乐师在草屋前为我反复吹奏,我竟发现,他的双眼,眼眶微红,眼底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眼神聚焦在无限远处,整个人在演奏时像暂时真空于周围的纷扰世界。而我也渐渐不再按快门,难得静心地聆听一曲人乐合一的静默。
黎族人特色住宅船型屋~进入下一页~
黎族人的住宅很有特色
黎屋,船只倒扣与金字塔比肩
黎族人的住宅很有特色,在林木环绕的小平原和河谷地带,从车窗望出去总能发现一两个自然村落影影绰绰,忽闪而过。在大学读建筑时,就曾听说原始黎寨初保村有着黎家最后的船型屋,此番也是专程寻访。
村庄依水傍水,前低后高,站上村头,绿麦田就在山坡下肆意铺开,这样的风水选址非常符合黎家人的住宅要求。黎族发展为农耕民族后,一般居屋要求靠近耕地,为了生活、生产用水方便,房屋还需临近河流、溪水等水源。海南树林茂密高大,林子中潮湿憋闷,蛇虫野兽时有出没,所以居屋地形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保持干燥的环境和抵御虫害侵袭。
在汉族“金字塔”形屋尚未传入黎族地区之前,船形屋曾是黎族的最主要住房形式。船形屋的特点就在屋顶,整个屋顶似倒扣的船只,有斜向半架空和水平全架空两种,屋顶形成一定的坡度泻雨。普通人家的屋子外结构为竹木构架,用当地的粘性土掺水成泥巴后糊抹完成整个墙体,茅草盖顶,富裕的人家就选用木板作为墙体。居室为长方形,有的为一个大间,中间不分隔,有的分为卧室和客堂,客堂内囊括了烧煮、吃饭、会客、作业等多种动能。
茅草屋檐向外伸展出前廊,檐下为可从事家务活动、具有遮阳闭雨功能的场所。为防止海南当地蛇虫野兽的侵袭,一般这样的船屋只设门没有窗,通风采光只能依靠房门,所以这样的住宅通风采光功能比较差,但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年代,这也是最适合当地环境的一种住宅。
这种船型屋除了实用外,还非常具有美感:金黄的茅草掩映在绿树青枝中,色彩灿烂鲜明;站在屋前仰望,人会觉得船形的屋顶像是一片巨大的叶子,覆盖着自己,很有安全感。黎族祖先选用船只形象作为遮风避雨的居所顶部,不可不谓是海岛族群对船只、海洋文化的重视和尊崇。
金字塔型屋与船型屋的区别是跨度增大,屋檐挑高。在槟榔谷黎族寨子,三三两两的金字塔屋点缀在浓荫下。进入其中一处参观,屋子由门厅、客厅、卧室和厨房组成,入门既是门厅,往前是整个屋子最大的空间客厅,两边是卧室,厨房设在客厅一角,这样冬天取暖、夏天熏虫,平时烧煮都在同一个空间,达到了节约燃料和人工的目的。
去黎家探访的过程中,于冲山镇格什村遇见一户人家正在盖茅草屋。我上前打听,原来是家中男孩长大后需要与父母分开居住,茅草屋就是父母为孩子建的新房,选址就在老屋几步之遥。村里的邻居都来帮忙,建茅草屋的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竹木构架取自身边的山林,茅草屋顶由茅草和藤条排排捆扎而成,墙体的材料是用茅草、当地黏土和自来水搅拌而成。
主人家用自来水淋浇黏土,使其发挥胶合作用,几个村民穿着套鞋使劲踩踏混合着茅草的黏土浆,使泥巴和茅草充分混合黏结,随后有人用爬犁扒拉出一摞摞带有黏性的茅草,女人们则开始徒手捧起茅草泥巴从竹木构架的两端由低往高糊抹墙体。两个小时不到,大半个屋子的墙体已经制作完成。这样的茅草屋虽然简陋,却是真正的纯天然产物,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甚至拆迁以后对环境没有产生任何的污染和浪费。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黎族村寨建起了水泥砖房,传统住宅逐渐被边缘化,船型屋和金字塔屋这样与能与海岛环境鱼水交融,又具有鲜明黎族特色的建筑群落越渐稀少,或许,政府的决策决定着它们的未来命运。
海南旅游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进入下一页~
海南山地风光和民族风情游览等极具特色
旅行家指点:
怎么去?
在海南旅行,最惬意的方式是自驾,可进行环岛游,海南全岛有高速环线及对穿中线,三亚、海口两地容易包车或租车,租车按车型不同从200—400元/天。海南各景点路程不远,所以每日车行距离不长,自己驾车既方便也不容易疲劳。包车需事先做好线路计划,与司机明确行程后再议价钱更为稳妥。海南其他地方出租车不常见,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边斗车,即摩托旁挂个车斗可坐两人的那种蹦蹦车,价格便宜,2元起价,一般行程5元即可,需注意安全。
住哪里?
各黎族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都有住宿的宾馆及旅社,条件各有差异,一般能保证冷水洗澡,可上网的宾馆很少,如需对外网络联系最好自备无线网卡。黎族各自治县宾馆、旅店房价低廉,除春节旺季外大多为100多元左右。五指山市住宿条件稍好的可选择“假日酒店”和“通什旅游山庄”,均有带网线的房间若干,价格平时为150-180元/标间,260元/套间,节假日期间价格上涨30-50%。市内还有多处价格在50元左右的普通旅馆。
吃什么?
海南各县、镇均有饭店,喜食海鲜的游客可在港口或菜市场买足各类海鲜,再到饭店付费加工,这是经济实惠的好办法。一般大对虾在40元/斤,墨鱼20元/斤,饮食店收取每菜5-15元不等的加工费。黎族地区热带水果众多,喜爱各色水果的游客可尽情挑选平日不常见的水果享用,黎家特色饭食物有“竹桶饭”及“糯米椰丝饭”,各类山地野菜如苦菜、革命菜等也是常见的祛火凉肺佳肴,小牛肉、五脚猪、小田螺都值得品尝。
玩什么?
俗话说“不到五指山,就不算到海南”,山地风光和民族风情游览等极具特色。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山”指五指山,“林”指中部的多个热带雨林如“依诺达热带雨林”,“情”指黎族苗族少数民族风情,“城”指城市旅游,“路”指贯通海南岛中部的公路。黎族宗教信仰属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到黎族村寨旅行若能用当地黎话打个招呼问候一声能迅速拉近双方的亲切感。
海南旅游还有哪些好玩的?快看这里!
·仙人所化七仙岭 雨林温泉从不缺少传奇
·夏季逍遥游三亚南山 住树屋品虔诚素斋(图)
·去海南不看海 惊险异样风景给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