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中旬,海拔一千多米的巴东清太平镇山区仍然是春寒料峭,寒气袭人。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达华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省旅游局“三万”工作驻点村所在的巴东县清太平镇,进村入户访农家,心连心、送温暖、表真情。除了给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外,张达华局长还为白沙坪新组建的旅游文化宣传队送去乐器,为驻点村送去农业科技和旅游致富的图书,带领大家为耕地撂荒的困难农户开展春耕,为村民送去“农家乐”经营的技术指南。
在“三万”活动中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实现强村富民乡村的持久发展,是省旅游局党组为“三万”活动确定的重要任务。为此,省旅游局给力“三万”驻点村,既“应急”,给急需帮扶的困难群众送钱送物,又为驻点村“谋远”,修炼“内功”,结合行业特点送政策,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大做文章,为山区村民送致富的新理念,谋划新的发展思路,挖掘埋在深山无人识的“聚宝盆”。
做好帮贫济贫的“应急”工作。就是迅速解决困难群众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驻点巴东清太平镇的高海拔山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因病因灾因缺乏劳动力,生活十分贫困。“三万”活动开始后,省旅游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了“心连心、送温暖、表真情”活动,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为巴东山区人民捐款。全局上下从局领导到聘用职工纷纷解囊,有的职工出差了就通知所在单位的同志垫付捐款资金,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捐款工作,并迅速将近万元的款项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清太坪镇双树坪村七组村民陈春菊已年逾八旬且身患风湿、哮喘等疾病,儿子去世后,老人与智障外孙相依为命,土地撂荒。张达华亲自给老人送去慰问金,安排工作组从镇上请来医生为老人治病,出资雇来的几位村民为老人家播种玉米。工作组还开展“结穷亲”活动,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农户、对口联系一个村。
帮驻点村修练发展“内功”。即开展送政策、送知识、送文化、送科技活动,提高村民和村干的素质,帮助贫困村建设“造血”功能。支持村组党建工作,工作组每个党员结队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给他们送党建方面的图书和学习资料。省旅游局工作组为每个村购买了旅游和农业科技图书。翻印了农村政策资料,送到每个农户,还挨家挨户解读,在村民大会上宣讲。驻点村普遍缺水,难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但是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工作队加班加点编印了乡村旅游经营指南,发放到当地干部和村民手中;还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为当地的干部和村民,就如何开发和保护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办好农家乐、开发旅游商品等进行培训,介绍成都市和江西婺源发展农家乐的经验,为村民出了很多旅游致富的好点子。经过培训,村民们开发旅游、保护旅游资源观念大为增强。有的村民表示要好好学习农家乐标准,把宅子院落改造成农家乐。工作组为驻点村送去了乐器,帮助白沙坪成立了旅游文化宣传队,组织老艺人带徒弟,挖掘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沉寂多年的小山村又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和歌声。张达华局长看过了村民浓郁土家风情的歌舞后,当场决定再支持一批音响设备建立乡村广播站,鼓励旅游文化宣传队。
为驻点村“谋远”,建立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驻点村在高海拔山区,发展农业和工业的先天条件差,但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深山处处皆风景。工作组把创建旅游名村和星级农家乐,作为富民和富村、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捷径。自进入巴东驻点村以来,工作组顺应武陵山试验区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围绕村民渴望致富、乡村希望壮大地方经济、当地政府关心绿色发展等直接和现实的问题,积极为当地找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工作组一进入驻点村,就召集村委干部、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开座谈会,发动大家提供当地旅游资源的信息。队员们在完成每天访民情的工作任务后,还不顾劳累,跋山涉水,深入到当地的旅游景区考察。目前,工作组已经发现了旅游风景15处,其中磨道河大峡谷、武落钟离山遗址、四十八步登金顶、寨坑、山路十八弯、人民公社遗址、高岩村石悔洞等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和开发价值。在走村入户的同时,工作组还指导和鼓励当地的致富典型、种粮大户和返乡创业的农民,抓住下一步巴东南部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改造自家的住宅院落,积极发展农家乐。指导有积极性的村民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做好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以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深度开发和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工作组会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到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清太坪镇的白沙坪、双树坪等村,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创建星级农家乐及乡村旅游,验收了18个农家乐创建农户,并计划还帮助22户村民发展农家乐。("三万"工作组)
相关线路:白沙旅游线路 武陵山旅游线路 金顶旅游线路 婺源旅游线路 大峡谷旅游线路 成都旅游线路 东山旅游线路 江西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