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庇巷古貌(三坊七巷管委会提供)
吉庇路新貌
吉庇巷60号曾是福州“五四”运动爆发点,不远处的安民巷53号曾是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
随着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的展开,这些旧址都将向游人开放——
29日下午,记者来到吉庇巷60号的谢家祠,工人们正在进行开放前的装修。在谢家祠门口的牌匾上写着“五四运动期间,福建学生联合会在此成立”。红色印迹为古宅平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三坊七巷管委会文物保护工作处副处长林少鹏说,三坊七巷的红色旧址不止这一处,从1919年到1949年,代代革命者从这里走过,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福州“五四运动”在此爆发
鼓楼区委党史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90多年前的福州“五四运动”。
1919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到福州,极大振奋了各校师生。5月6日下午,福州学生联合会(后改名福建省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爱国学生谢翔高被推选为会长兼副总理事。他当时就居住在吉庇巷谢家祠中,因此福州学生联合会会址也设在谢家祠,这里成了当时学生爱国运动的组织指挥中心。
5月7日,在学联统一部署下,福州各校学生罢课,谢翔高带领学生上街游行。5月15日,福州抵制日货运动进入高潮,巨商黄瞻云、黄瞻鸿兄弟在南台闹市开设的店铺95%进口日货,学联会劝其停止日货交易,并要求地方审判厅惩办黄瞻云兄弟。迫于压力,当局不得不拘捕黄氏兄弟,福州商会也罢免了黄瞻鸿的会长之职。
之后的几个月,谢翔高不断组织学生抵制日货,成了军阀卖国者的眼中钉。反动军阀和亲日奸商对他软硬兼施,都无法改变他反帝爱国的信念,于是采用暗杀毒计。1919年农历十月初四夜,谢翔高连中七刀,血染谢家祠大门附近,时年22岁。他的离去没有停止福州学生运动的脚步。学联开办《学术周刊》和“新民剧社”,把福州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高潮,谢家祠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见证。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曾设于此
据《福州革命史》记载,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曾设于安民巷53号。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在挂着“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牌子的大门里边,有人来来往往,原来七巷社区居委会暂借此处办公。问起这里的红色故事,社区党总支书记程明星向记者娓娓道来。
原来,安民巷53号曾是林则徐之子林聪彝的房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为了便于福建的统战工作,中共东南分局委派新四军副军长、参谋长张云逸和党代表叶飞,率徐平羽、马骏等人,从南昌来到福州,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进行谈判,提出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翌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正式在安民巷53号成立。
“当年办事处的陈设极其简单,这个厅堂就是举行会议和会客的地方,两边的厢房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披榭是警卫人员宿舍。”程明星给记者当起了导游。
1938年5月,日军侵占闽江口,新四军办事处迁往南平。虽然这处古宅作为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的历史很短,但它为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保护改造红色遗址将成景点
据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谢家祠今年7月将向游人开放;待三坊七巷完成改造后,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也将向公众开放。
谢家祠门口挂着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规划提出,对吉庇路的改造要将谢家祠作为保护重点。通过鼓楼区开展的和谐拆迁,原来住在谢家祠的公房住户顺利搬迁,2007年谢家祠启动整体修缮。目前,这幢现存3进面积946平方米的古宅已基本修缮完毕,正在进行监控探头的安装,接下来还将进行家具等各类陈列品的摆设。目前,古宅已摆上了罗汉床、轿子、手摇式留声机等文物。管委会表示,谢家祠开放后,将在陈列中突出“福州‘五四运动’爆发点”这一历史,让后人永不忘记爱国学生在此洒下的热血。
记者还了解到,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早于1991年就获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也对其进行了修缮,去年5月完成修缮。该旧址整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临街平墙,两侧为鞍式封火山墙,坐南朝北。空间仅一进,厅堂面阔3间,东西为厢房,厅用屏门分隔,后厅廊下为天井,左右为披榭。“知道这里是红色旧址,我们都非常小心,搬出后,一定会让游客看到完整面貌。”程明星说。
红色档案
三坊七巷的红色故事
“三坊七巷”的精华在于其进步的人文思想,这里曾经有历史名人荟萃,也曾经有革命者步履匆匆。
在衣锦坊的雅道巷,曾走出过福州党史上第一个牺牲的共青团员翁良毓烈士。他居住于巷内旧55号,1923年至1925年曾在此组织学生运动和开展共青团活动。1926年,年仅21岁的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西门鸡角弄刑场就义。这处古宅已于上世纪90年代被拆。
在安民巷立本弄,1926年,中共福州地委联络处曾设此,地委书记徐琛及其妻余哲贞寓其间。二人受周恩来、邓颖超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他们入闽后迅速发展党支部,中共福州地委发展到了6个党支部、150余名党员,并在闽东、闽北、闽中开展了建党活动。1927年6月2日,年仅20多岁的徐琛和余哲贞在鸡角弄刑场就义。几年前,这里已建起了省文学院讲习所及海峡文学艺术发展中心。
吉庇巷的刘氏宗祠在1942年至1949年间,还是中共党员刘捷生居住地,并成为中共福建省委地下联络站。据刘捷生妹妹回忆,1941年,刘捷生从闽北游击队回榕开展地下工作,经常带一些同志在家里开秘密会议,她家就成为地下工作联络站。在大哥影响下,她也参加了地下党工作。如今,这处古宅已不复存在。(记者 李白蕾 通讯员 张勇 文/摄)
相关线路:福州旅游线路 三坊七巷旅游线路 福建旅游线路 鼓楼旅游线路 南平旅游线路 南昌旅游线路 北京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