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国内不少景区门票相继攀涨或酝酿涨价之际,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安徽九华山佛教协会日前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九华山的寺庙将停止销售门票,敞开寺庙大门接待海内外僧众和游客。
景区门票价格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更关系到景区的品牌形象。如果过分依赖超高价门票,不单是对广大低收入人群的排斥,放大了看,也是对中国旅游业形象的损害,最终必然要损害到旅游业自身。
当今,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众多的旅游城市和景点,不妨效仿九华山,不争一时之利,不断提高景点亲和力,让游客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开心游玩,快乐消费,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方共赢。
“卖门票、涨门票”已演变成景区的主要经营模式?
从9月1日起,九华山寺庙全部停售门票。九华山佛教协会钱绍森介绍,九华山寺庙销售门票是近30年才有的政策。与九华山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同步。当赚钱渐渐成了寺庙的重要任务之一,寺庙变得浮躁、名利起来。
九华山寺庙免票尽管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寺庙现在香火更旺盛却已经成为事实。“收入减少了,但是‘净土’的特质越来越明显,研究宗教、创新宗教、弘扬宗教、传承宗教的氛围渐渐地浓厚。”钱绍森说。
九华山上的寺庙取消了门票,应当是寺庙的回归。因为寺庙原本是宗教之地,它是给人精神寄托的一个地方,按照佛教的说法是净土,做的是“普渡众生”的善事,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没有收门票的规矩。但透过九华山寺庙维系30多年的寺庙门票政策,可以看出我国景区多年来生存和发展的现状。
从旅游景区的属性区分,以我国景区现状可分为公益性、经营性两大类。公益性的产品严格说应该免费,比如: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一类的设施,因为公益性的东西就是为了公众服务的。在公益性、经营性中间还有一类是半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在目前的一些国家级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景区、景点上,包括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单位是半公益性的也是半经营性的,有半公益性的成份在内,收入来源按理不应一味依靠门票收入。但以目前的状况,正是这些景区只要成本一抬高,就要急不可待地提价。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旅游产业从交通、住宿、餐饮以及旅行社组团等环节基本步入了市场化轨道,但恰恰在景点这一环节上步伐却非常缓慢。一方面政府对景区基本不投资或者投入十分有限,造成景区的管理、实施维护、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基本靠景区门票收入来维持。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景区经营水平低下。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景区平均约80%收入来自门票,大部分景区都将门票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门票提价成为主要创收手段。在一些地方,门票收入甚至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