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驶过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客车,市区各大浴场挤满了游人,海滨公园时时能听到全国各地方言……在盛夏时节的威海,这是很常见的镜头。抬眼山头翠绿,平视红瓦淡墙,远眺碧波荡漾-----生态威海正以其迷人的魅力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人居福地”。
山东威海市以生态保护指导产业布局,以结构优化促进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重点培植能够真正支撑生态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引导市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向园区转移,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符合生态要求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4吨标准煤,低于全省27%,低于全国23%。
保护和治理并举,大力实施“青山、碧海、蓝天、净土”四大行动,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8年位居全省首位。青山行动即实施城乡一体绿化,全市每年植树2000万棵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碧海行动即治理近海岸线污染,该市调整海水养殖布局,清理养殖面积3万多亩;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12%。蓝天行动即改善空气质量,该市对出租车和公交车实施了双燃料改造;全面推行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热率达89.5%;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城市用气普及率达99.45%。全市大气环境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2006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到201天。净土行动即大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全市共建成文明生态村152个,86%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数量为全省最多。
审批“关口前移”,把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凡是污染环境、耗能高、耗水多的项目坚决不上。建市以来,全市因环境因素拒绝了20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和200亿元的内资项目。2006年,全市审批建设项目1062个,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去年关停3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对13件环境违法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个荣誉称号记录下生态威海创建的光辉历程: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两次被评为“迪拜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