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在我市范围内全面铺开,通过普查,将准确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实际状况。记者从12月18日召开的动员大会上获悉,目前,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已近尾声,明年3月起将转入实地调查的第二阶段。
调查显示,我市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有5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全国重点保护寺庙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5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县级重点文保单位5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此外,还有大量历史名人、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古桥名木、遗迹遗址、传统商号、工业遗存、近代建筑以及老字号等文化资源有待摸底调查。此次普查从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分三阶段展开。范围涉及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以及历史街区、古镇、古村等。普查以调查、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我市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地段进行复查。普查将为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我市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