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后街此次保护性修复19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目前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未开放。继昨天本报报道了南后街街面门牌拟重新编号的消息后,本报记者走进南后街,为读者探访这些古民居、老字号修复得怎样,它们的后人对修复情况又是如何评说的。
叶氏后人:老宅按我的记忆修复
叶氏民居,位于南后街西侧,旧门牌176号、177号,现字画裱褙雕塑前。省级文保单位。
叶氏民居是叶在琦的故居。叶在琦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叶氏第六位翰林,“全闽大学堂”监督(校长)。
它始建于明代,外墙为民国时改建的青砖墙。整个建筑由东面正座及西面二个侧院组成,面积2321平方米。正座的大厝面阔五间,为明三暗五格局,大厅减柱空间宽敞,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手法。西跨院是园林,内有一口半月形水池。第三进闺楼和花厅雕刻精细,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建筑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南后街保存相对完好的典型的古民居。
叶氏民居已修缮一新,目前未开放。此次修缮,拆了门前一排进深1米左右的小店铺,露出叶家马鞍墙。外墙抹乌烟灰,石框门上保留“太狮和一对少狮”灰塑。据文物部门同志介绍,“狮”通“师”,表明这家老少爷们都想走仕途。
叶宅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闺楼和私家园林。闺楼前装饰有挂落,前后都有美人靠坐椅、挑檐垂柱、博古雕屏,显示叶家当年的富有和气派。
叶家大少爷叶可仁的外孙、75岁的刘广宁告诉记者:“当年叶家大小姐、也就是我的奶奶叶月香出嫁前住在这个小姐楼里。”
西跨院的园林庭院,那口半月形水池保存完整,据说是活水。条石护栏环绕水池,池边植桂花、玉兰等老树,树下是新添置的海礁石假山,这些海礁石上布满贝壳和海浪打出的深孔,这些石头是此次修复时特地到沿海地区外海买回的。紧贴西墙角的是一个新恢复的带美人靠的三边形半边亭。
出生起就住在这里的刘广宁告诉记者:“‘破四旧’时要填池,我不肯填,但假山石被搬走。后来住进来的人多了,半边亭被改建成二层房子。这次修缮,是按我的记忆恢复的,过去就是这样。修复不错,我没意见。”
董执谊故居:新做了6扇大门
董执谊故居,位于南后街西侧,旧158号至161号,门前新塑造了刻版印书雕塑,这与董执谊曾经开办味芸庐刻书坊相符。
春节元宵期间,董家门上贴了“文教世家”横批和“师范闽台六代庠业,讲学东西当今功绩”春联,点明这家是书香门弟。由于里面还住人,此次只修复了门头房,拆除原门前五金、日杂店,并根据后人回忆,新做了6扇大门。
董执谊是清光绪丁酉科(1897年)举人,曾在南后街开办“味芸庐”刻书坊,因修订刊行《闽都别记》而闻名。其故居为清代建筑,前后两进,天井内有一口水井,井圈石上有郭柏苍篆书镌刻“石泉”二字。花厅整体保留民国初期建筑原貌,环境优雅。
蓝建枢故居:元宵惟一对外开放
民国海军总司令蓝建枢的故居南后街吉庇路口。这是一座清代建筑,临街门厅朝南(吉庇路),入门厅往西,为第一进厅堂,前后天井,左右厢房。第二进东跨院为花厅,第三进通南后街。
春节元宵期间蓝建枢故居是整条街上惟一对外开放的古建筑。这里举办的海峡两岸书画展以及“坊巷情思”漆画展,观者如潮,院子里的草坪早被踩平了。记者逛了一圈,发现宅院很大,难怪是吉庇巷上大户人家。楠木花格门窗上雕刻着“福”、“禄”、“寿”、“喜”四字,极为精致、喜庆。
来自台江南禅寺的陈枝承夫妇已是第二次到此游玩了,老陈说:“恢复原貌很好,这是太平盛世才有的好事。”
米家船后人:老店过去就是这样子
清末时,文儒坊的青莲室是很出名的字画裱褙店。后来,南后街又出现了两家裱褙店,一家是32号的“米家船”、一家是21号的“青莲阁”,两家相隔不到百米。如今,因为政府扶持,两家老字号又重回老街。这也是南后街修复的历史建筑中,目前“回流”的仅有两家“老字号”。
米家船,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福州裱褙业的知名品牌。其店名典出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古时交通不便,米芾携大量书画作品,以船为家,到处采风创作,故民间有“米家书画满江滩”的说法。米家船的店名为清末民国初福州名士何振岱所书,文革后被毁。
如今,“米家船”的掌门人、73岁的林文光是第三代传人。元宵前夕,店铺重新开张。墙上贴着拓平的字画,屋子空间被一张长长的楠木工作台挤占得所剩无几,“这张桌子用了100多年。”林依伯说。
木屋两层,上下层立面分别是鱼鳞板和墙托板,房子面积17平方米,靠墙是一副木梯,夹层是一小阁楼,楼上楼下都做工作室。林依伯对此很满意:“原先结构就是这样,面积就这么大,按原貌恢复的。以前楼上住家,楼下是工作室和厨房。房改后,人搬出去住了。”
“政府保护我们传统手工艺,租金优惠,我们当然要回来。100多年的店,不回来,对不起祖宗。祖宗祖训是‘人在店家’。所以店能坚持100多年。搬回来,我们感到有希望继续做下去。南后街商机无限,对裱褙店来说机不可失。”
记者采访林文光时,林依伯正在接业务。不时有人进来参观,或寒暄两句,或拍个照。小时在南后街住过的60多岁的王蓉依姆进来四下张望:“米家船搬回来啦,很好很好。传统的应该回来。”
青莲阁:即将开业
距此不远的青莲阁也即将开业。青莲阁,源于青莲室。老板陈钟祺14岁到青莲室学艺。1939年,陈钟祺出师后,在南后街自立门户。因工料精细,专门做古旧字画裱褙,福州许多知名书画家、名流成为它的座上客。我省书家沈觐寿还为其题写了“青莲阁、苏裱字画、屏轴卷册”的店招。
经历了文革的冲击,“青莲阁”只留下了沈先生的这块店招。如今,陈钟祺的儿子、61岁的陈则煊成为青莲阁的传人。以前他是晚上下班后才开店。现在退休了,有时间打理店里的生意,他说要继续把祖宗传下的手艺做下去。(綦芬/文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