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接待完最后一批客人,建川博物馆聚落内的“5·12汶川大地震特展馆”正式闭馆,该馆5000多件文物也将被一一搬出,“入住”聚落内专门打造的永久性地震馆内。据悉,新建成的地震馆将被命名为“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并于今年5月12日地震周年祭时免费开放。
同时,现在“特展馆”腾出的地方,也将建起一个地震馆,在5月12日那天免费开放,将于近日由北京方面来人开始布展。另外,新建成的“大地震博物馆”将开设地震逝者纪念墙,将不幸离去的人们生前的照片免费做成瓷板镶嵌在墙上。即日起,博物馆面开始征集地震逝者照片,如有逝者家属愿意,可与本报热线962111联系。
展品转移 “猪坚强”将搬到新馆“办公”
昨日下午,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陪同一位抗日将领后代参观完地震特展馆后,特展馆门口随即立起一块公告牌:从昨日起,该馆将进入闭馆时间,不再开放。工人们着手将馆内一应展品搬出,统统搬至约100米远的另一个即将开放的新地震馆内。
去年5·12大地震震后一月,樊建川便利用聚落内一个尚待修建的框架性建筑,率先在全国建起了地震博物馆,以日记形式将大量从灾区收集到的物品一一陈设在形如废墟的该建筑中。去年8月12日,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联合建川博物馆聚落,将该地震馆扩展为“5·12汶川大地震特展馆”,馆址也改在了聚落内一个原本用于修建“抗战系列众志成城馆”的建筑物中,共展出5000多件地震文物,其中包括温家宝总理在灾区使用过的话筒、永远停那一刻的座钟、地震中压坏的汽车……
“当初在建时就想到要搬,文物都没有固定死。”博物馆副馆长何新勇介绍,这5000多件文物“搬家”至少要一星期,其中特展馆门口的那些被砸烂的汽车,还需要启用吊车。另外,特展馆内的一些展板、照片的挪移工作,也至少需要四天。至于很多人关注的“猪坚强”,也将搬到新馆去“办公”(“猪坚强”如今试行“上班制”,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呆在地震馆里,其余时间回聚落内的猪圈)。昨日下午,工作人员就将它赶去熟悉新家,没料到这家伙对老地方挺舍不得,赶了半天才挪窝。
揭秘新馆 用雕塑重现《十三人抬一人》
据了解,在“特展馆”开放的同时,樊建川就开始利用聚落内在建的一个馆,改建成一个永久性地震馆。如今,这个新地震馆已经进入最后的施工阶段,约在3月10日后开始布展。
记者昨日参观了这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新馆,发现其空间使用率大大超过“特展馆”,就连游客所走的游道下面,也将开辟成特殊展场。
“新馆将特别重视场景的布置,一进来就仿佛走入地震废墟。”何新勇介绍说,他们将请来精通灯光、场景布置的“舞美师”和三批雕塑家,进行场景布置,如楼梯下狭小的空间,将会有一组地震废墟中人物的塑像,“表现一些受灾群众被大石压住,正伸出手等待救援。”另一面墙上,也将雕刻一组巨型雕塑,原型来自著名地震照片《十三人抬一人》。昨日,其中一批雕塑家已经入住博物馆,开始构思、打造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
开馆时间
地震周年祭两馆免费开放
据悉,新建成的地震馆将被命名为“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于今年5月12日地震周年祭时免费开放,共展出8000余件地震文物,其展览将分为三部分:地震知识科普教育、“5·12-6·12”日记展览和地震美术品展览。另外,聚落库房内共有5万件与地震有关的文物,也将分批展出。
同时,现在“特展馆”腾出的地方,也将建起一个地震馆,在5月12日那天免费开放。据悉,该地震馆由中宣部主办展出,也将是一些实物和图片,将于近日由北京方面来人开始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