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市旅游局按照“三年大变样”目标要求,着力项目建设、完善功能设施、举办节庆活动,积极探索组合营销模式。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1.2亿元,接待各类游客551.27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和100.2%。
一、2008年工作
(一)主要工作
1.项目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旅游总规修编工作圆满完成。市政府已批准实施;二是新策划包装旅游项目30个。重点推出了瓦屋山、彭祖山、高家大佛等9个项目,2个被列入“2008四川省重大旅游项目”、“四川省灾后重建重大旅游项目”;三是旅游招商引资有新突破。黑龙滩先后签约4.5亿元平安家园和投资达30亿元的南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中岩寺与申达投资管理公司签订经营权转让合同。彭祖山与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开发洽谈进入实质性阶段。2008年,市旅游局全面完成3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四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苏祠投入1200万元,启动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七里坪半山避暑休闲旅游区项目已完成投入3.15亿元、华生生态国际酒店全面建成,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柳江古镇一期工程投入1500万元,并于5月1日正式营业。青神四星级宾馆投入3580万元,完成了宾馆主体建设,正在装修。成黑快速通道建设投入7000万元,实现了概念性通车。2008年,全市启动建设项目51 个,投入资金15.58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56%。
2.宣传营销强势推进
紧紧围绕“东坡老家,快乐眉山”城市旅游品牌,一是强化宣传。精心设计、制作了《眉山旅游手册》,投放成渝市场。与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四川旅游网、新华网眉山频道等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联手,强势推介眉山旅游。“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接待游客45万人次,收入近1亿元,同比增长了36.7%。二是“请进来”。举办“东坡老家·快乐眉山”、 “东坡老家·春之旅”旅游专场推介会,泰国、成都40余家旅行社负责人和媒体记者来眉考察;三是“走出去”。组织有关人员赴云南丽江学习旅游发展经验,积极参加200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南丝路文化旅游节和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是企业联动。老峨山景区与四川海外旅行社等签订5万人/年游客合同,岷江东湖饭店与重庆招商国际旅行社签订6000人入住接待合同,彭祖山邀请青城山洞经乐团制作完成了《彭祖颂歌》;五是突出“一月一节”活动。全年成功举办“2008’喜迎国庆.东坡老家游暨雪花啤酒节”等15个旅游节庆活动。并立足中秋等小长假和春节、国庆黄金周,推出了赏杜鹃、看桃花、吃枇杷、登寿山等一批地方特色突出、吸引力强的旅游活动;六是实施区域合作。与成都、乐山等川西南11市州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尤其加大了融入成都力度,共同打造成南旅游经济区,三苏祠、彭祖山、黑龙滩成为成乐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为培育开发旅游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七是积极推进“金旅工程”。网上办公系统已在全市开通试运行。2008年,上报省旅游信息中心506条信息,被采用370条。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打破了传统,实现了组合式营销。
3.产品打造上档升级
一是指导三苏祠、黑龙滩申报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老峨山申报创建国家AAA级景区。中国竹艺城被评为四川省AAA级旅游购物点。新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0个,评出“眉山知名旅游产品”37个,22个被评为四川特色或优秀旅游商品;二是认真做好旅游骨干企业的推荐申报工作;三是组织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已有2家分别荣获一、二级旅行社称号;四是洪雅万宏、彭山兴铁等3家成功创建成银叶级绿色饭店;五是乡村旅游产品档次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城郊结合型、景区带动型、产业转化型乡村旅游区。仁寿新发展投资1000万以上、占地40亩的农家乐一家,建成梨乡旅游观光路2公里。全市已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东坡区和洪雅县评出星级农家乐31家,并推出了富胜小水果文化节、文宫枇杷节、梅湾湖桃花节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
4.旅游生产安全有序
一是健全完善了市旅游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二是与各区县旅游局签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三是结合百日安全生产和隐患整治活动,联合消防、安全、卫生等部门,重点抓好黄金周、“两会”期间、“五一”等节假日检查,清理查处了旅游企业违法经营、无序竞争、虚假广告等行为,针对重大冰雪灾害天气、5.12地震后地质灾害,对瓦屋山、老峨山等景区道路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出具书面整改意见,由企业负责人签字认可,限期整改,努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低、态度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5.抗震救灾全力以赴
汶川大地震后,一是快速反应,庚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工作组;二是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先后6次到彭山县观音机场妥善疏散灾区游客124人;三是募捐筹集现金物资计73.0381万元支援重灾区,先后到绵阳、德阳送救灾物资,抗震救灾工作受到省局高度评价;四是迅速制定恢复重建专项方案。积极做好6家受灾旅游企业贷款担保工作;五是与省旅游局联合在彭祖山成功举办“东坡老家.平安之旅”启动仪式,联动川南片区11市州共同搞活灾后旅游市场。全市主要景区在6月初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六是指导帮助联系村、社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落实减免城镇受灾原址原建户税费、农村给予2万元无息贷款和每人月300元的受灾临时生活补贴等政策,直接帮扶青神县黑龙镇茅林村受灾贫困党员现金3000元。抗震救灾中,全系统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三自精神”,实现了抗震救灾和旅游发展“双胜利”目标,市旅游局被评为全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6.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景区试点工作,争取省上把三苏祠列为全省13个试点景区之一。9月,全省旅游行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眉山召开,我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12月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并被推荐申报全国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认真开展制止党政领导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制定了《眉山市旅游局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加强对市内授权经营出国(境)旅游业务企业的监管;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机关内部建设活动,以“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创新”为目标,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把团结作为第一原则、学习作为第一需要、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廉洁作为第一形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成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积极参与全民创业“一帮一”小额贷款担保,今年有10名职工自愿申请为10户种养殖户担保贷款5万余元,完成任务的130%;三是健全完善《眉山市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制度》、《眉山市旅游市场检查制度》。建立诚信经营机制。向社会公开《旅行社优质服务承诺书》、旅游举报(投诉)电话96927和市旅游局咨询服务电话8165226,接受游客和社会各界监督。全年主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各1件,会办建议、提案3件,旅游投诉10件,办结率达100%;四是积极开展旅游法规进街道、进企业宣传活动,发放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圆满完成2008年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和2007年度导游人员年审培训,配合省旅游局举办旅游支教培训,参训学员达600多人。成功举办“第二届‘眉州好导游、好讲解员’评比活动”,评出眉州好导游3名、好讲解员2名。2008年,全市旅游系统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6家,市级巾帼示范岗5家。
(二)工作成效
2008年,全市旅游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三创新”:
一是发展思维创新。市旅游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成立了市旅游研究学会。 2008年,围绕旅游大变样形成调研文章21篇,市委主要领导对其中2篇专门作出批示。一批新思维、新观念、新点子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二是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了政策、融资、投入、营销、激励等机制;三是举措创新。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旅游营销模式。与华润.雪花啤酒四川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2008'''' 喜迎国庆.东坡老家游暨雪花啤酒节”。与30多家眉山房地产公司合作,举办“眉山市2008年房地产交易暨旅游推介会”,组织“千人免费游眉山”,实现了组合营销。
“三突破”:
一是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与成都市旅游局签订成南旅游经济区合作协议,现正编制规划方案;联动川南11市州,初步搭建旅游区域合作、互惠共赢运行机制;二是招商引资有实质性突破。全年招商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签约资金40亿元;三是旅游瓶颈进一步突破。四大精品景区的打造,产品吸引力增强;成黑旅游通道、三山环线、金三角旅游环线、洪瓦路等的建设,旅游通道更加便捷;东湖饭店、东坡国际等高星级酒店的建成营业,省市投入100多万元配套完善旅游导引系统等,眉山旅游瓶颈进一步突破。
“三增强”:
一是旅游意识普遍增强。形成了发展旅游就是发展经济的共识。重视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宣传旅游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二是发展合力增强。旅游要素涉及的景区建设、交通客运、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信息联通等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产业势力增强。200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55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4%、20.8 %。
(三)主要不足
一是旅游景区没有拳头产品;二是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手段;三是宣传营销有待优化模式,加大力度。
二、2009年主要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打造川西南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确保实现眉山旅游大变样。
(二)工作思路
突出打造 “四大精品”景区,着力构建“一中心”(东坡老家城市旅游中心)、“两区”(黄龙溪、彭祖山、黑龙滩成南旅游经济区,瓦屋山—七里坪生态旅游区)、“三线”(休闲度假旅游线、成—眉—乐旅游线、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环线)的旅游产业格局。
(三)工作目标
1.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5亿元,旅游经济在全省综合排名提升两位以上;
2.旅游投入25亿元以上,“四大精品”景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3.争创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4家、国家AAAA级旅游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新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160家。1家旅行社进入全省100强。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1.抓项目
(1)三苏祠景区: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等,创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
(2)黑龙滩景区:加快编制南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性详规,初步建成黑龙滩南湖生态旅游城;加快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黑龙滩创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
(3)瓦屋山景区:启动瓦屋山索道、山门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象耳山庄、珙桐山庄,整治景区环境,按国家AAAA级标准打造国内知名的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4)彭祖山景区: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大集团、大公司投资打造具有“中国健康养生度假之旅”的国际养生文化旅游区,确保2009年启动项目建设。
2.抓营销
(1)设立眉山市旅游局市场开发科,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营销体系。
(2)突出“东坡老家.快乐眉山”主题形象口号,高起点策划以新闻宣传为媒介、旅游节庆活动为平台、旅游广告为烘托、旅游互访为推动的大营销方案
(3)深化节庆活动。坚持以节促游,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提升活动形象,扩大影响、形成品牌。举办一次“东坡老家欢迎您”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各区、县分别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4)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上举办的各类旅游展会;与成都、重庆旅游业广泛合作,举办两次旅游专场推介会,大力宣传眉山旅游安全、生态;邀请省内重点旅行商和媒体在眉山举办“东坡老家.旅游大变样专场推介会”;赴新加坡、泰国、台湾等举办一次眉山旅游推介会,力争2009年全市入境旅游取得新突破。
(5)以线路为统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实施组合营销。分主题、分类型、分期在省内、外主要媒体上进行滚动宣传;整体包装全市旅游产品线路,开通城市观光旅游线路。
3.抓品牌
(1)强力打造东坡老家城市品牌。以东坡文化为支撑,以眉山中心城区为基础,以三苏祠为核心,联动开发中岩寺、苏公陵、蟆颐观、连鳌山等东坡遗迹遗址地;规划打造东坡外滩美食一条街、小香港步行休闲一条街;在东坡岛或岷江东岸催生大的旅游项目落地,逐步形成融合古代风格和现代元素的东坡老家城市旅游中心。
(2)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品牌。以自然生态文化为支点,着力打造全市生态休闲旅游区。黑龙滩、瓦屋山景区打响“水文化”牌;初步建成瓦屋山—七里坪自然生态度假旅游区、柳江古镇景区、恒大.金碧天下国际旅游度假中心、老峨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青神用九生态旅游园区等。科学制定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围绕已建成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区;启动规划建设岷江东岸乡村旅游示范区。
(3)加快打造长寿养生品牌。突出彭祖健康长寿养生文化,科学制定规划,完善黄龙溪—彭祖山的旅游黄金走廊,尽快建成成南旅游经济区。
4.抓功能
(1)提升接待能力。加快完善旅游功能,力争将岷江东湖饭店创建成五星级饭店,东坡国际大酒店、仁寿华生宾馆、洪雅华生生态国际酒店、瓦屋山大酒店创建成四星级饭店;按照四星级标准建成青神县四星级宾馆、彭山福一大酒店;规范全市商务酒店经营和管理,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发展壮大旅行社,鼓励、支持眉山假日国际旅行社进入全省100强。
(2)建好旅游通道。建设以眉山市城区为中心的高速便捷的市内绿色旅游通道。建成彭山南河大桥及引道工程、彭祖山至黑龙滩旅游通道,改建青神中岩旅游通道;启动规划建设岷江东路;进一步完善主要景区内部的旅游标志标牌等导引系统;配套完善旅游城镇及通道沿途旅游厕所、旅游休息等服务设施建设。组建眉山市旅游运输公司。
(3)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包装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商品,评选眉山十大知名旅游商品;建成眉山市特色旅游商品购物中心。
(4)开发文化旅游娱乐产品。组建具有三苏文化特色的演艺公司。
(5)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眉山旅游门户网站,力争建成眉山市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中心。
5.抓人才
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聘请专家进行旅游专题辅导讲座;加强旅游系统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干部队伍,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旅游战线。
6.抓保障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旅游大变样提供良好发展氛围。
(2)加强机关建设。以学习型机关、行政效能、工作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一支过硬的旅游干部队伍。
(3)抓好旅游安全执法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抓不懈,积极开展旅游执法,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确保实现“四个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