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及国家文物局专家到鼓浪屿进行实地考察,并表示鼓浪屿申报“世遗”条件优越,有望入选国家预备名录。同时,专家建议可以“鼓浪屿”为申报名称。
以“鼓浪屿”为申报名称
上周末,国内最权威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吕舟教授以及国家文物局相关领导到鼓浪屿听取“申遗”报告并做实地考察。
据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郑惠生介绍,鼓浪屿“申遗”要先进入国家预备名录。专家认为,鼓浪屿条件优越,整体性保护得不错,有望入选国家预备名录。专家建议以“鼓浪屿”(英文名KULANGSU)为申报名称,遗产地范围覆盖鼓浪屿全岛,并将邻近海域列入监控区,岛上的近现代街区及重点风貌建筑纳入重点保护区的范围之内。
对于鼓浪屿 “申遗”切入点问题,专家认为,以鸦片战争到上世纪中叶的百年历史为主线,可以将岛上的人文、建筑、宗教历史等内涵一一展现出来。
已有2项符合世遗标准
鼓浪屿若要“申遗”,至少要符合《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项目的条件》中的一个条件。
郑惠生介绍,经专家商议讨论,鼓浪屿至少已符合世遗评审6个标准中的2个,即“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以及“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
例如,鼓浪屿是个小岛,岛上有精美的历史风貌建筑,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城区”,早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期间,鼓浪屿便出现 “城区”模式,这也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雏形。此外,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鼓浪屿上便有了电报电话公司、自来水公司。这些都对整个鼓浪屿乃至厦门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意义。
同时,鼓浪屿也是中国近代基督教最早登陆的岛屿,有完整的教会体系,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鼓浪屿海岛上,多种宗教形态共存。而教会所办的大量医院、学校也使得鼓浪屿形成文化教育之岛。
郑惠生还表示,鼓浪屿“申遗”除了具备这两条外,鼓浪屿丰富的内涵和建筑资源,也使它与“世遗”评审的另两条标准“贴边”。
有30多个项目参与竞争
目前,进入国家预备名录的“申遗”项目已经有30多个,鼓浪屿若能进入国家预备名单,国家再结合该项目的成熟度和当下形势,从这30多个项目中每年推举一到两个项目申报“世遗”。若该项目未能申报成功,则今后不可再继续申报。
此次实地考察,专家登上日光岩登高远眺,发现日光岩的索道是一个问题,音乐学校的建筑风格也不大协调。可以说,鼓浪屿未来的“申遗”工作是繁冗复杂的。郑惠生说。(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