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拟花大力气打造曾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梓州公园。整合后的梓州公园在保留牛头山原景观生态的基础上,充分突出汉唐建筑文化,以杜甫草堂、杜甫文化广场、摩崖碑刻文化长廊、山顶观景阁、石柱盘龙等景点为依托,与相邻的郪江崖墓、云台观和鲁班湖诸多名胜有机连成一体,再现古城三台厚重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这项投资2000余万元,被三台县政府列为重点工程的梓州公园改造设计方案已初步敲定。目前,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工程招投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中标方在本月20日左右即可进场。预计在年底左右,一个集杜甫文化、旅游观光、健身娱乐、文博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梓州公园杜甫纪念馆有关人士介绍:三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建梓州城。公元763年,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梓州寓居一年零八个月,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包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著名诗篇。为纪念“诗圣”,从宋代开始,三台人就在诗人住过的地方修建草堂寺,明代又在城西的牛头山建工部草堂。1980年,三台在原工部草堂旧址重修梓州公园及“杜甫草堂”,并被世人誉为“蜀中第二草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达到古朴自然的效果,改造后的梓州公园广场和杜甫草堂内的地面均大量采用青石板和特别烧制的青砖拼贴,两侧用灌木和高档花木点缀;山腰将巧妙利用陡峭崖壁和狭长地带,打造出一处可供市民休闲、小憩、品茗的精品景观区;山顶是此次改造的重中之重,改造后的景观众多,包括杜甫文化广场、巨型杜甫塑像、观景阁及周边亭台楼榭和石刻,届时,登上观景阁塔顶,全城美景可尽收眼底,观景阁建成以后,将成为三台的标志性建筑;山顶与山脚的广场用9米宽的石阶相连接,落差达30米,形成遥相呼应、一步登天的景观效果;山后则倚山而建精致小巧的仿唐古建筑,供人们休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