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厦门市召开“五一”黄金周总结点评会,市假日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郭恒明总结了“五一”黄金周的假日旅游工作。今年“五一”,我市假日旅游工作呈现出旅游接待主要指标再创新高、高端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假日节庆活动丰富多彩、自驾车旅游持续火爆、乡村旅游备受青睐、旅游交通更加便捷、海峡特色旅游圈初步成形等特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金周旅游工作,加强了假日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黄金周旅游市场的综合检查以及节庆活动的组织协调,努力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达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在黄金周旅游交通秩序方面,存在着旅游车辆、自驾车辆行车难、停车难,以及厦鼓轮渡运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着部分宾馆酒店质价不符,环岛路海滨公共服务设施、安全救助手段滞后,金融部门公众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三是在社会旅馆、公寓式酒店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四是在“海上游”规范管理方面,存在着“黄牛”倒票现象,严重影响厦门的城市现象;五是在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方面,部分岛外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服务质量不够规范,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等问题。
会上,各区以及交通、公安、卫生、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也就“五一”黄金周期间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发言。黄菱副市长随后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健全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领导机制提出五点重要意见:
一、要正确对待客观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目前,“五一”黄金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主要景区(点)停车难;旅行社、酒店服务水平下降;野导屡禁不止;对旅游设施的管理水平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有待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
二、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三、针对突出的问题,认真开展调研活动。要成立三个专项调研小组:旅游交通调研组,由市交通委牵头,和市旅游局、运管、城管办联合研究南普陀、鹭江道-轮渡一线、集美等主要景区(点)及重点部位的行车、停车问题;旅行社及旅游酒店调研组,由市旅游局牵头,召集星级酒店及旅行社进行五一黄金周接待情况的点评,并联合各区以及工商、公安等部门就公寓式酒店的规范问题制定相应的标准,实行属地管理,同时加快经济型酒店的建设;鼓浪屿、轮渡码头运力调研组,就如何疏导鼓浪屿轮渡游客井喷现象进行专项调研。
四、统筹城乡平衡,促进岛内岛外旅游和谐发展。各区要逐步加快解决环境、设施、交通等问题,尤其是新景区(点)的建设问题。
五、对于“野导”、“黑车”等问题要重点整治,可以考虑征集经过培训的临时导游、提前报批有正规营运证件的车辆作为黄金周旅游运营车辆等方法,做到疏堵有序结合。
(厦门市旅游局 陈少明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