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游生涯
分類: 图书,旅游,导游专业用书,
作者: 陈蔚德著
出 版 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1字数:版次: 1页数: 170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32199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善始者亦须善终;众里寻她千百度;深情领略,是在解人等内容。
目录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善始者亦须善终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
四、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五、子细微处见精神
六、情真意自深
七、只研朱墨作春山
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九、吉光片羽话导游
附录:导游词三篇
1.四川的茶馆
2.熊猫春秋话沧桑
3.漫谈椰文化
后记
书摘插图
最让我感到犯难的就是知识的准备和业务的准备。
照理说,5年的大学生活、15年的工作经历应当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熟悉的没有用了或不全管用了,只剩下语言这个工具。要用的知识又知道得不多,就连最起码的重庆市情、历史沿革方面的知识也几乎是一张白纸。学习的任务迫在眉睫地摆在我的面前。那一段时间的忧心如焚的感觉,真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当时的导游员,基本上是做地陪的工作,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是根本没法做好导游员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文革”结束不久,全国人民都闹“书荒”。一有世界文学名著重版,排队购买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遑论有重庆市情方面的书,于是只好四处去借。诸如《巴县志》、《华阳国志》、《蜀中名胜记》,以及以前出的文史资料选辑和有关陪都方面的书。从历史上去了解重庆,了解四川,了解巴蜀的风物特产和历史沿革。一卷在手,便抄录不辍。读书、消化、作笔记,成了当时的日课。稍有空暇,便去景点听讲解员讲述景点的来龙去脉和文化内涵,回来再加以整理、补充,不久就积了一大本。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多月后领导让我出团。我没有做过导游,也没有人教我如何做导游,当时更找不到任何关于做导游方面的书。向带过团队的人请教,他们说:“你搞过外事接待,照那么做就行了。”或者说:“把客人带到参观点,到那儿自然有人讲。”我当时的感觉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知道到底从何人手。
诚然,我的确搞过十几年的外事接待工作,但那是做译员,一切都是听人安排,与导游工作的一切由自己安排,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我走上了第一线,带了第一个团。这个团带得之窝囊,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说“窝囊”,并不是说带“砸”了,而是把客人带到纪念馆、博物馆,让解说员给游客讲解。因为准备不充分,心中无数,途中我只能告诉客。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天的旅游很快结束。离开重庆时,一位海外的华人问了我一句: “是不是大陆的导游员都不讲解?”一下子,我的脸“刷”地红到耳根,我无言以对。这给了我很大的刺激。在那个时候,我才突然明白,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整个的“中国导游员”。这一刺激一直持续了几十年。至今想来,都还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导游。任何人都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我不能满足于看材料,记材料,背材料,作书本和材料的传声筒。而要像鲁迅先生讲的那样, “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思,一挥而就”。让书本、材料、景点结为一体,在自己心中,在客人眼中“活”起来。
接待,就是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这种“交往行为”必须以社会规范作为自己的准则,哪怕是相互之间的称谓都应该合于这一准则。我就从这种最细微的地方人手,对不同的团队采用不同的、他们乐于接受的称谓。相互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来达到人们之间的“理解”或“一致”。如果不能一致,也应当相互理解。这就是周恩来总理制定的在外事工作中要注意,内外有别、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接待工作是以“理解”为导向的行为,或者说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行为。为此,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言语进行对话,同时要承认和重视共同的规范标准。作为参与接待主体的导游员(我们把他叫做“主人”),就必须注意悉心体察、推己及人,情至意尽、通情达理,知疼着热、惜老怜弱,成人之美、急人之难。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渴求,也是人性的呼唤。同时更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导游员精神面貌的体现。
因此,遵守时间,热爱祖国,传播文化,尊重客人,全心全意帮助客人解决旅游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就成了我们做导游员的基本出发点。实践证明,这些东西是形成导游员敬业精神的基石,是造就我们热爱导游工作的基础,也是沟通感情、与游客形成融洽关系的根本。
不久之后,我接待了一个香港金融业的夫人团,团长是香港汇丰银行董事长的夫人。接团前,我与组团社和全陪几次通话,了解了团队的一些情况,并对景点和有关的情况作了较好的准备。她们从成都乘软卧车来渝。由于软卧车厢是加挂的,到重庆站时,这节车厢恰好停在站台之外。几天的连绵阴雨使我不得不打着雨伞在软卧车厢门口迎候客人。第一个出来的是年逾八旬的团长。我把雨伞伸过去,为她挡雨,并搀扶她下了车。她说了一声“谢谢!”然后抬头看了看满天阴霾的天空,向身边的随员嘀咕了一句广东话:“真倒霉,又遇到这鬼天气。”一个“又”字,说明客人在阴雨天中旅游已经好几天了。在从站台到上车的这段路途中,除了点齐人数、清点行李外,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致好欢迎词,改变一下客人的情绪。上车后,我再次清点人数。准确无误后,客车向宾馆开去。我开始致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太太们:早上好!
中国有句老话说: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还没等我讲下去,团长就打断我的讲话,惊喜地说:“这是孔夫子说的!”
“文革”中,全国大力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孔夫子差不多成了“反动”的代名词,人们都不称孔夫子,叫“孔老二”。近在咫尺的香港,对这一切自然了如指掌:。“文革”结束,她们回到祖国,突然听到导游员引述孔夫子的话,那种认同感马上油然而生。我立即中断我的欢迎词,接过话茬,说:
到了我要和客人道别了,便借题发挥:
“各位团友:大家在中国旅游了20来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对中国有了一个概略的印象。该讲的话,各地的导游员都讲得差不多了。现在,到了我该讲两句道别的话的时候了。今天只讲两句,名副其实的两句:
现存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而过去了的一切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言隽意永,余味悠长。客人当然不答应和他们相处了20来天的全陪只讲这么几句,不由得叫起来:“不行!不行!再来两句!”我接过话茬,说: “好,那就是四句了。”笔者于是讲了这么四句:
机缘的牵引使我们异地相逢,
一次相逢是一次增加了解的机会,
一次相遇是一次增加理解的机缘,
我尤其珍视将来再一次为各位做导游的那种机缘。谢谢大家!
又有客人叫: “再来两句。”于是笔者引述了“告别歌”:
到了分别的时候,
就得说声“再见!”
纵然天南地北,
我也会把你们想念。
短暂的聚会就要分手,
何时再相见……
讲完第六句,我说了一句: “后边是省略号。”客人的情绪被推向了高潮,还要求“再来两句”。于是,笔者引述了自己的一首小诗《握别》:
惧怕这离别的忧伤,
我迟迟不敢伸手。
惧怕这别离的惆怅,
我久久不肯抽手。
但愿这深情的一握,
天长地久。
但原这醉心的一握,
情意悠悠……
这一下轮到客人说:“后边是省略号”了。团长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我们最愉快的一次旅行。”
我回答说: “不,团长先生,您错了。一位‘名人’说过,任何愉快的旅行,最愉快的还是最后那一段,那就是——回家!”
客人问:“这名人是谁?”
我笑着说: “自然是我啦!大家萍水相逢,和谐相处,一起度过了温馨的20天,我在团里的‘知名度’是最高的了……”
全团客人开怀大笑。一位小朋友问我:
“陈叔叔,你不可以和我们一道走吗?”
我指了指天上飞过的小鸟,说:
“不啦!我和春天还有一个约会……
祝大家一路平安!回到家里千万别忘了代我向你们的亲人转达我的美好祝愿。再见了!”
这样的别开生面的道别词所达到的送别效果,比那种四平八稳的欢送词要生动得多,留给客人的印象也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