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系列—爱与寂寞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著,罗若蘋 译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213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大32开印次: 6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952486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爱的觉醒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爱与寂寞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62.00
总当当价:¥45.5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有一个名字,它对抗所有神秘、怀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他是一位超越时代的人物,独立于天地之中,我们不妨称他为真正的明师”。
——亨利米勒
内容简介
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关系”。只有当心灵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挑避时,我们才能与寂寞、孤独直接沟通。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热情,拥有爱。
本书使我们再次沐浴在克里希那穆提丰富、独特、感人的心灵之光中,从而有能力在人生中创造真爱。
作者简介
克里肴那穆提(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际关系的是否有秩序
第二章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章 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第四章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第五章 爱的可能
第六章 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第七章 如何摆脱恐惧
第八章 如何克服寂寞
第九章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第十章 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动
第十一章 有依赖,就没有爱
第十四章 混乱的根源
第十五章 爱与美
第十六章 爱的意义
第十七章 爱是一种祝福而不是快乐
第十八章 爱和哀伤
第十九章 爱是美德的精髓
第二十章 如何摆脱孤独与依赖
第二十一章 人类能否超越哀伤
第二十二章 谁该对混乱的世界负责
第二十三章 寂寞、孤独与爱
书摘插图
第二章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为了要从人的角度发现任何事情,难道我们不需要从自由的某种品质出发吗?如果我们探究像爱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摆脱我们特有的偏见、个人的特质、性向以及我们对爱的期望——不管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或现代的。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以便于探究,否则我们会分心,我们会因为我们特别的情况,浪费能量去肯定或争辩。在讨论过“爱是什么”的问题后,我们能看到找出这个字所传达或没有传达的重要性、意义和深度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先看看我们是否能让心灵从各种关于这个字的不同结论中解放出来吗?可能从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歧视和结论中,解放心灵吗?因为在一起讨论爱是什么的问题时,我觉得我们必须有非常敏锐的心灵。而当你有意见、评断,或认为爱该是如何或不该如何时,你不会有美好清晰的心灵。为了要检视心灵,我们所有的探索会有美好清晰的心灵。为了检视心灵,我们所有的探索必须从自由的感觉开始——不是从某件事情解脱的自由,而是自由的品质,可以去看、观察、看到真相是什么的能力。稍后,你可以回到你的偏见、你特有的虚荣心和结论,但是我们能够在此刻把这一切暂放一边,保持这种探索的自由吗?
有几件事情互相关联着:性、嫉妒、寂寞、归属感、交谊、极大的快乐与害怕。这不都和那个字有关吗?我们可以从快乐这个问题开始吗?因为它在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的宗教贬抑性,因为他们认为沉溺于感官快乐的人,不可能了解真理是什么,上帝是什么,爱是什么,至高无上的东西是什么。这是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里至要的教规。当我们要问爱是什么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导致各种不同形式的压抑的传统制约——维多利亚时期的和现代的——或许是容许性的享乐。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