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分類: 图书,成功/励志,心灵与修养,心灵/感悟,
作者: 肖悦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280000版次: 1页数: 271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03924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就拥有怎样的世界!心灵的陷阱是自掘自设的。它使我们远离幸福。远离人生的真谛。使我们总是与烦恼为伴,与不幸为伍,与痛苦相随。涉过心灵的陷阱,只能靠自己不断增长的人生智慧。
本书将告诉你幻想,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消极,是对现实的退缩与选避;自负,是无知者的自我膨胀;草率,是失败者的根源……
内容简介
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倘若不加警惕与辨别,那我们的一生,就会从这个陷阱落入那个陷阱,永远暗无天日。永远遭受伤害。
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本书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目录
第1章 幻想——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2章 消极——对现实的退缩与选避
第3章 自负——无知者的自我膨胀
第4章 草率——失败者的根源
第5章 傲慢——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第6章 多疑——无中生有的心灵枷锁
第7章 奢侈——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第8章 自闭——画地为牢,把世界关在门外
第9章 偏执——偏重于自我的执著
第10章 急功近利——不思长远的“近视眼”
第11章 贪婪——心灵的贫穷,灾祸的根源
第12章 无原则——被丢弃的道德
第13章 嫉妒——诋毁别人的成就,暴露自己的无能
第14章 固执——蟠踞于心灵的愚昧根源
第15章 轻诺寡信——轻诺寡信,多易必多难
第16章 张扬——浅薄者的朋友
第17章 虚荣——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
第18章 拜金——为自己套上黄金的枷锁
第19章 冲动——陷人于悔恨与自责的漩涡
第20章 盲从——失去自我的“可怜人”
第21章 自我设限——杀死你的潜能力
第22章 报复心——小肚鸡肠.睚眦必报
第23章 侥幸——自我欺骗的放纵
第24章 强求完美——自卑与不自信的怪胎
第25章 失去目标——斗志的迷失
第26章 中年危机——重压之下的情绪风暴
书摘插图
人们经常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又逃避成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有的人最终成为只会幻想不会行动的“超人”。
因为害怕遭遇失败,那些自我圣化的人们便表现出对成功的恐惧。也许他们本能地觉得,自命不凡只是他们一种强迫性的自我满足的需要,而真正的成功并非一厢情愿就能得到的。
某年的春晚,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一段声情并茂的演唱,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可是,时隔不久,某报就登出了一篇有损英雄名声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场“名人官司”随即拉开了序幕。
然而,当人们看到这场诉讼官司的主角之一——某报记者时,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诞。
这名记者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常常以“伟人”自诩。“上帝死了,我就是上帝。”他经常神经质一般念叨着尼采的语言,怀揣着“天才”的幻想。他从小就具有逆反的性格,躁动不安的心情使他很敏感。他对自己怀着莫大的期望,他甚至坚定地相信:“当代如果有一个思想家,那必定是我,这毫无疑问。”因此,他总是在窥视外界发生的一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他信奉“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震撼一时”。
在生活上,他没有规律,吃饭早一顿晚一顿,有一餐没一餐。出门衣冠不整,做事丢三落四。有熟人打趣他让他注意仪表,端正举止,他却把一只又脏又臭的脚放在拉开了的抽屉里,说:“你知道什么啊,很多大人物都是有怪癖的,生活上不拘小节、放浪形骸,我只是小巫见大巫。”
他以伟人为楷模、为蓝本,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伟人”境界中。然而很显然,对于伟人的精神内涵,他并没有领会透彻,只能凭借怪异的言行来模仿伟人之“僻”。
总而言之,他不能想象自己是平庸的。
恰好,一场官司使他声名鹊起,正如他所愿,“未能名垂青史,却足以醒人耳目”。在官司之后,有朋友便开玩笑说:“我敢打赌,百年以后,保证会有演员来扮你的角色,你的这场官司肯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听了这话,他感觉特别好。渐渐地,他习惯性地以此为荣。初到一地,与人初谈,他必谈官司,诉说他如何顶住了各类新闻媒体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攻势。
不过,在官司中,他败诉了。
于是,这个失败的“英雄”一下子又成了“祥林嫂”,开始絮絮叨叨地对人诉说着自己的不甘。他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幻想,而是一直沉睡在成功的迷梦中。他把自己的履历、发表的文章打印成册,四处散发,希望在哪一天遇见伯乐,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
后来,他因不愿意接受上司的工作安排,一怒之下放弃了安定的工作。其实,他真正无法忍受的是他的“平庸”现状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焦虑。
然而,尽管他“心怀远大”,再次谋职却让他历经坎坷、磨难。他闲逛了好长一阵子,高不成低不就,直到生计成了问题,他才把家中的书拿到街上去摆地摊。放下了那些矫饰的伟人颜面,打破了幻想,他也逐渐认识了自己。
生活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开始走出心灵的困境。他终于接受了自己的普通与平凡,不再掩耳盗铃。原来的桀骜不驯、我行我素、自高自大的态度,已经随着生存竞争的洗礼而有所改变。
终于有一天,有个好友接到他的电话,他说:“我在某公司当文员,趁着经理不在,抽空跟你通话……”
一个人把自己构思成理想的形象,是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真实形象。自我美化、自我圣化固然可以用来抵消其不美的真实形象,但是,一旦把自己抬得过高,便不能容忍真实的自我,甚至还会引起恼怒和自我鄙视,并且因为自己达不到那种要求而烦躁不安。想象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使他左右为难,并且这种矛盾和冲突削弱了他的能力,使之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摆脱这种情况,就要正视自己的能力,不做不现实的幻想,只有从美好的幻想中走出来,积极行动,才能有真正的成就。P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