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
分類: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荷)皮尔弗里斯著,苗婧译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134000版次: 1页数: 143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8071314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治理中国从革命...
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75.00
总当当价:¥51.7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世界史学家往往有一种倾向,他们格外强调对不同社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仅仅对单独个案进行考察,无助于研究视角的拓展;反而有可能在立意上削弱趣味性,减少立论和论证的说服力,这在对不同文明的考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名经济史学者,作者在专业训练中始终关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当作者对中华晚期帝国史逐渐产生兴趣时,不禁开始思索中英两国历史的比较研究是否有助于理解18、19世纪英国工业化的原因和发展情况,以及同样的情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作者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揭示工业化进程背后的深层原因。
内容简介
世界史学家越来越强调跨社会比较的价值和必要性。对某个案例的简单一瞥和对不同案例的多视角研究,后者比前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解释也更具说服力。作为经济史学者,本书作者一直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没落的清王朝时代的中国饱有兴趣,作者试图通过本书的书写帮读者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两个帝国的历史比较,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是国家制度、科学文化,还是另有其他?
作者简介
皮尔弗里斯(Peer H. H. Vries)是维也纳大学经济社会史学院教授,著述广泛,涉及历史学、历史编纂学和近代早期历史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经济史,特别是近代早期的全球经济史,涉及“西方的崛起”和“大分流”的相关讨论等。对此,弗里斯教授发表过多篇文章,见诸Itinerario以及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等学术刊物。
目录
导言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英国:高度市民化的开放社会
文化造成的差异
科学技术的作用
摆脱马尔萨斯理论的羁绊
东线无战事:关于中国历史的陈规旧说
观察清代中国的新视角
资本主义在中国?
告别“东方专制主义”
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
孔子无罪
高生产率,匮乏的科技动力和现代科学的缺失
受限于马尔萨斯理论?
结论
启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有一种甚为流行的解释认为,英国早在18世纪就已经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了。然而这种解释的前提其实是不正确的,其中的不正当性很少被人提及。该解释的前提必须是当资本主义发展成熟至一定阶段时,将或多或少的自动卷入工业化经济。资本主义的定义可谓不计其数,在这里我将给出我自己的定义。在我看来,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其特征是私有制占主导的生产方式、自由的私有制企业、商品化以及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体系。商品化所指代的是这样一种情形:产品和服务都被视为商品并具有交换价值。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扮演了中心角色——无休无止地寻求利润,进行投资以谋求新的利益,且不受干预。依照此种定义,没有人会否认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争论的焦点变为: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的讨论,两种解释框架引人注目。一种强调市场机制的逻辑,纯粹的供应、需求和供需互动机制;另一种则强调权力关系,及其对市场运行机制干预,产生的影响。那些最先使用市场机制和“看不见的手”等术语来解释说明18、19世纪英国经济史的人,我将把他们简称为“斯密派”(Smithians),而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强调权力和“看得见的手”的人,我则将其简称为“马克思派”(Marxists)。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