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导论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朱文忠等主编
出 版 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5-1字数: 332000版次: 1页数: 423印刷时间: 2002/05/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29094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上诸多发展中国家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在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加快。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使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这种局面既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的现代化,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长都是严重障碍。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加快城市化进程刻不容缓。《小城镇发展导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重视并研究小城镇者,当首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费老早年就以他的故乡江村为基地,跟踪调查研究几十年,写下了《三访江村》等论著。改革开放之初,他又正式提出了“小城镇”的概念,并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著名论断,极大地推动了小城镇问题的研究。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到世纪年代末,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江。浙。沪农村之后,进一步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论断,把发展小城镇提高到“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小城镇之所以成为大战略,这是因为,城镇化。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是推动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转移农业富裕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水闸”,是实现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坚强阵地,也是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本书编写组是由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理论工作者和长期在农村基层担任党政领导工作的乡镇干部组成的。作者们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努力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学习研究理论要“以我国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探索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从小城镇的布局。规划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从小城镇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社会保障,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阐述。江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序言》中提出,干部学习“特别要注重研究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当前,小城镇就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通过对小城镇问题的学习,必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小城镇作为大战略还是一个新问题,认识还有待深化,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将继续跟踪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对小城镇战略地位。战略意义的认识,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现代化继续努力!
目录
第一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城市化的含义与现状
(二)城市化与城市增长极理论
(三)城市化的动力
(四)城市化与现代化
(五)城市化水平的测定
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二)中国城市化的方针
(三)发展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三、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发展小城镇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大根本转变
(三)发展小城镇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
(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
第二章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
(三)中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小城镇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持续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二)建设上海“城乡一体化”体系,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小城镇的规划与布局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概述
(一)小城填建设规划涵义
(二)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
(三)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与小城镇特色相结合
(四)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区域城镇的体系规划
二、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微观规划与宏观布局相结合
(二)近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
(三)工程规划与技术方案相结合
(四)整体规划与特色规划相结合
(五)总体规划与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实现相结合
三、小城镇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小城镇的定位
(二)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三)小城镇结构形态和总体格局
(四)小城镇的发展时序
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城镇的体系与层次
(二)小城镇的规模与布局
(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技术标准制定、
五、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
(一)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理顺的关系
(四)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应落实的措施
第四章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上)
一、小城镇经济建设概述
(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二)小城镇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三)小城镇经济的特点
(四)小城镇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类型
二、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
(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经济
(二)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国乡镇企业的成就和作用
三、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一)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代表性模式
(二)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及其改革
第五章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下)
一、中国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乡镇企业内部体制和机制缺乏活力
(二)乡镇企业外部环境竞争激烈
(三)乡镇企业要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乡镇企业要组建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集团公司
二、面向世纪的中国乡镇企业
(一)乡镇企业要塑造自身品牌,重视企业形象建设
(二)探索和实施乡镇企业发展的“园区化”道路
(三)乡镇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建设思路
第六章小城镇的民主法制建设
一、小城镇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小城镇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
(二)小城镇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
二、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基础
(一)小城镇社会发展的制度要求
(二)小城镇法制建设的历史趋势
三、依法行政和基层民主
(一)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二)小城镇依法行政的基本方向
(三)小城镇依法行政的法治价值
第七章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概述
(一)小城镇精神文明的含义
(二)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性
(三)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二、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
(一)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二)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一)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
第八章小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小城镇社会保障概述
(一)小城镇社会保障的涵义
(二)小城镇社会保障的特征
(三)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二、中国小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我国小城镇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小城镇社会保障的作用
(三)我国小城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三)当前小城镇社会保障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农村养老保险
第九章小城镇党的建设
一、小城镇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一)小城镇党的建设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二)小城镇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三)小城镇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四)小城镇党建工作中的凝聚力工程
二、小城镇党的思想组织建设
(一)建立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二)党员教育工作
(三)党员管理工作
(四)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
三、小城镇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一)民主集中制建设
(二)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制度
(三)干部队伍建设
四、党的纪律和党风建设
(一)党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二)市场经济与党风建设的关系
(三)加强小城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第十章小城镇管理及管理体制
一、小城镇行政管理概述
(一)小城镇行政管理的含义
(二)小城镇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小城镇行政管理的特征
二、中国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二)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三、西方国家小城镇管理体制模式
(一)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含义
(二)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法制化建设
(四)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多样化模式
第十一章国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一、国外农村工业化的理论、指标与现实性
(一)国外农村工业化的理论
(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指标和条件
二、国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模式
(一)国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二)国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模式
三、实现农村城镇化之路
(一)欧洲城镇化的两种方式
(二)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三)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附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3.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
4.关于加快浦东新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参考资料
1.上海松江新城规划和建设
2.建设现代化特色的中心镇——安亭镇
3.高桥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中心村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5.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镇的规划与建设
6.罗店中心镇发展规划探讨
7.马陆镇的经济创新
8.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
9.上海高科技园区建设
10.上海郊区私营经济小区取得新进展
11.真如镇的社区教育经验
12.马陆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探索
13.美国城镇化经验
14.前联邦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