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读本 五年级:明礼、诚信、感恩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小学五年级,其他科目,
作者: 本书编委会 编
出 版 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字数: 90000版次: 1页数: 82印刷时间: 2010-5-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3663428包装: 平装


五千年,文明史,礼仪邦,德至上;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人将明礼之人称为“谦谦君子”,称赞诚信之人“一诺千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发展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伦道德的培养,推崇精神道德的价值,歌颂明礼诚信、仁爱助人、热爱劳动、尊老爱幼等美德,倡导“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处事原则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
我们根据时代的需要,把传统美德与改革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制观念等现代意识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新的内容,以达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本丛书以爱祖国、明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辛勤劳动、感恩6方面为主题,以选编优秀作品、经典故事为载体,所选人物及语篇的时段自春秋至当代,内容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本丛书每小节都设有“美德感悟”和“美德互动”等栏目以加深青少年朋友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当前形势,告诉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这对于他们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人物故事和语篇,青少年朋友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能在感悟、积累的过程中汲取传统美德的精髓。同时,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的榜样也将会给青少年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并影响其终生。

第一专题爱祖国是人类的第一美德
第二专题明礼是做人的根本
第三专题诚实守信是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第四专题团结互助是力量的源泉
第五专题辛勤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六专题感恩是一种觉悟

第一专题爱祖国是人类的第一美德
屈原投江殉国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绝望地跳进汨罗江,走完了他62年的人生道路。他没有想到的是,后人世世代代都在纪念他。
为什么几千年来人们都没有忘记屈原呢?因为他忠贞爱国的品质、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赤胆忠心、忍辱负重的精神感动了后人。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楚国位于长江流域的汉水一带,国都是郢,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一带。屈原当时的官职是左徒,辅助楚怀王料理国事。那个时候,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作为左徒的屈原有责任向楚怀王献计献策,对付秦国的扩张。于是,他多次向楚怀王建议,要提拔有用的人才,实行富国的政策,并与齐国联手对抗秦国。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楚怀王听信了秦国使臣张仪的花言巧语,认为与秦国联手,断绝与齐国的来往更安全,更符合楚国的利益。屈原知道秦国的野心,深为楚国的命运担忧,于是便不厌其烦地劝说楚怀王。然而,楚怀王却听信奸人的谗言,降了屈原的官职,使屈原受到冷落和打击。因为联秦,楚国的很多土地被秦国侵占。秦国霸占了这些土地,再也不归还楚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