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粮

分類: 图书,文学,外国诗歌,
作者: (法)纪德著,盛澄华译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69000版次: 1页数: 172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749690包装: 平装


当你念完时,抛开这本书——跑到外面去!我愿它能个你这欲望:离开任何地点,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你的居室,你的思想。别带走这本书。如果我自己是美那尔克,我将握住你的右手引导着你,而你的左手并不知道,出城稍远,我把你的右手也放开了,而我对你说:忘怀我!
愿这本书能教你对自己比它感兴趣——面对自己以外的一切又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
流浪,流浪,年青的读者,我知道你已感到精神上的饥饿,精神上的焦渴,精神上的疲累,你苦闷,你颓丧,你那一度狂热的心,由于不得慰藉,行将转作悲哀。但你还在怀念,还在等待,你怀念千里外的家乡、怀念千里外的故亲戚友。你不曾设想到你所等待的正就是你眼前的一切。回头!这不再是时候。时代需要你有一个更坚强的灵魂。如果你的消化力还不疲弱,拿走吧!这儿是粮食,地上的粮食!

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爱上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1895年同玛德莱娜结婚。1893—1895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纪德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此后发表的《刚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 纪德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梵蒂冈的地窖》、《窄门》、《伪币制造者》等,此外,纪德还写了不少杂文、文学评论等。纪德一生思想比较复杂,他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但访苏之后,又对共产主义表示怀疑。二次大战期间,他潜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发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总结。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纪德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译序
一九二七年版原序
引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颂歌(代尾声)
寄语
译名对照表

奈带奈蔼,别希求在固定的地方找到神。
万物都指神,无一能启示神。
每种造物使我们与神远离,当我们的目光一固定在它身上。
当别人正从事发表或工作,我却过了三年旅行生活,为的,相反地,忘去一切我曾藉头脑所学得的事物。这种促忘的过程曾是滞缓且又艰难;它对我比一切由人们所强输的教育更有益,且真正地是一种教育的开始。
你将永不知道为使我们对生活发生兴趣所必需的努力;但如今生活已使我们感到兴趣,这将跟一切别的事物一样——热情地。
我乐意地责笞我的肉体,在惩戒中比在过失中感到更大的喜悦——我曾那样地陶醉在不仅为罪恶而罪恶的自傲中。
消灭自身对“功绩”的观念,因为它对精神是一种莫大的障碍。
……一生中我们不断地为前程的渺茫而感苦恼。我将对你怎么说呢?一切选择是可怕的,当你考虑选择的时候:可怕的是一种不复为义务所及的自由。正像在一个四野不见人迹的地方选择一条道路,那儿每人从事他自己的发见,而你得注意,这发见只对他自己适用;因此即是最荒僻的非洲中最可疑的痕迹比这也还可靠……浓荫的小树林吸引我们;未曾干涸的水泉上的幻景……但水泉的存在毋宁是我们的欲望使然;因为任何境地都由于我们的接近,它才逐渐得到存在,四围的景物,逐一地,在我们的行进中安排起来;在天空的边际我们看不到什么,而即在我们的周遭,这也只是一种连续的,可更变的表象。
但为什么在这样严肃的问题上用起比喻来?我们都相信应该发见神,但如今在没有发见神以前,我们竟不知道,唉!向何处呈献我们的祈祷。终于人就说随处是神,一种不能寻觅的东西,而人就随着机遇跪下地去。
但奈带奈蔼,你将像把光执在他自己手上的人那样追随着光前进。
不管去哪儿,你所能遇到的只是神——美那尔克曾说:神,即是我们眼前的东西。
奈带奈蔼,你应边走边看,但你不应在任何地点停留下来。对你自己说只有神不是暂时的。
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而并非在所看到的事物上。
一切你所清晰地认识的东西历千百年对你依然一样清晰。何以你把那些东西还看作那么重要?
欲望是有益的,同样,有益的是欲望的满足——因为欲望从而增添。我实在对你说,奈带奈蔼,每种欲望比我欲望中的目的物虚幻的占有更使我充实。
对多少可爱的事物,奈带奈蔼,我用尽我的爱。它们的光辉由于我不断地为它们燃烧着。我无法使自己疲惫。一切热诚对我是一种爱的耗损,一种愉快的耗损。
异端中之异端,我永远地,受摈斥的论见,隐晦的思想,各种的偏异所吸引。每种智质使我感到兴趣全在所以使它和别种智质不同的地方。由此我在自身中达到排斥同情的境地,因为在同情中所见到的只是一种共通情绪的认识。
不需要同情,奈带奈蔼——而是爱。
不审辨所干的动作是好或是坏。不自疑所爱的是善抑是恶。
奈带奈蔼,我将教给你热诚。
宁过一种至情的生活,奈带奈蔼,而不求安息。除了死的沉睡以外我不希望别种安息。我怕一切当我活着的时候所不能满足的欲望与力,由于它们的独存令我痛苦。我希望在这世间表达尽一切所等待于我的,到那时,满足以后,再整个绝望地死去。
不需要同情,奈带奈蔼,而是爱。不是吗,你懂得这并不是一回事。仅由于怕失去爱,有时我才能同情悲哀,烦恼,痛苦,否则我是很难对它们忍受的。让各人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生活。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