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食品工业,
作者: 杜苏英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1字数: 400000版次: 1页数: 253印刷时间: 2005/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1721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课程设置”中主干课程“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为八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食品、发酵类产品的感官检验、物理检验、滴定分析、称量分析、气体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有关成分分析方法和技术。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厂矿企业分析化验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总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性质和作用
一、 保证原料质量
二、 掌握生产过程情况和决定工艺条件
三、 控制产品质量
四、 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五、 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手段
第二节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分类
第三节食品分析与检验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第四节食品分析与检验的现代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发展趋势
第五节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 检测方法按分析检验的职责分类
二、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分级、贮水容器、贮存
三、 食品标准分类
(一) 国家标准代号
(二) 国家标准代号
阅读材料
ISO9000族国际标准
本章小结
一、 与理化检验有关的几个名词
二、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分类
三、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四、 分析仪器
习题一
第二章食品分析与检验概述
第一节食品分析与检验中的一般检测项目
一、 啤酒的检测项目
(一) 感官指标
(二) 理化指标
(三) 卫生指标
二、 低度浓香型白酒的检测项目
(一) 感官指标
(二) 理化指标
(三) 卫生指标
三、 面包的检测项目(QB 1252―91)
(一) 分类
(二) 面包的技术要求
四、 酸牛乳的检测项目(GB2746―85)
(一) 感官指标
(二) 理化指标
(三) 细菌指标
第二节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
一、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
二、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一) 样品的采集
(二) 样品的制备
(三) 样品的保存
三、 样品的预处理
(一) 直接溶解
(二) 有机物破坏法
(三) 蒸馏法
(四) 溶剂萃取法
(五) 沉淀分离法
(六) 色层分离法
(七) 加掩蔽剂消除干扰
第三节分析检验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一) 系统误差
(二) 偶然误差
(三) 误差的减免
二、 误差的表示方法
(一) 准确度和误差
(二) 精密度和偏差
(三) 准确度和精密度
(四) 公差
三、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一) 有效数字的概念
(二) 有效数字的位数
(三) 有效数字的修约
(四)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四、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 原始数据的记录
(二) 分析结果的判断
第四节分析天平
一、 天平的分类
二、 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
(一) 基本原理
(二) 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的构造
(三) 分析天平的灵敏度
(四) 使用方法
(五) 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三、 电子天平
(一) 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
(二) 电子天平的特点
(三)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四) 电子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 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
五、 称量器皿的选择
实验一天平零点、灵敏度及示值变动性的测定
实验二称量练习
小经验
一、 打开粘住的磨口塞
二、 玻璃磨口塞的修配
三、 挥发性液体试样的称量
阅读材料
实验室日常管理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感官检验
第四章物理检验
第五章滴定分析
第六章称量分析
第七章气体分析
第八章仪器分析
附录
附表-1相对原子质量表(1993年)
附表-2相对分子质量表(1993年)
附表-3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附表-4酸(碱)的离解常数(25℃I=O)
附表-5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表-6标准电极电位(18~25℃)
附表-7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18~25℃)
附表-8相对密度与酒精含量对照表
附表-9相对密度与浸出物含量对照表
附表-10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15℃时的度数换算表
附表-11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20℃时的度数换算表
附表-12糖液折光锤度温度改正值 (20℃)
附表-13酒精浓度与温度更正表
附表-14糖锤度温度更正表 (20℃)
附表-15碳酸气吸收系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