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教授的机器/乐乐趣·机器的奥秘系列

分類: 图书,少儿,科普/百科,科普,
作者: (英)欧莱丽 编,荣信文化编译机构 译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199877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鼹鼠教授的机器》不再是科普书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富有想象力的立体图书,寓科普知识于纸艺模型和生动画面中,让孩子轻松愉快学到更多知识,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准确丰富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介绍基础机械原理,亲切、生动、活泼的立体科普书。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一头大象的重量就可以使电梯上升和下降?为什么兔子快速地踩踏板就能够使飞机起飞?想要知道机器是怎样运转的吗?
问鼹鼠教授吧,他会解答你所有的疑问!
你真得难以想象会有人这样通俗有趣地去解释一个似乎很严肃的科学原理,这本书里面的立体绘图实在是最有趣的!孩子们可以看到火箭发射升空,可以转动魔幻轮盘,可以让大象升降电梯,可以打开飞机的外壳看看里面有趣的动力来源!
所以,《鼹鼠教授的机器》和一般科普读物板着脸教授知识的生硬面孔不同,它里面有孩子需要了解的基础科学知识,但是却没有让孩子望而生畏、见久生厌的呆板说教。鼹鼠教授是最风趣和蔼的老师,他有着最强的耐心和技巧,帮助宝宝认识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我们希望的是让《鼹鼠教授的机器》在宝宝心里种下一个种子,一个能让知识之花生根发芽的种子。将来有一天,这个种子开始发芽的时候,宝宝在自然、物理方面的兴趣和接受力绝对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媒体评论
书评:
最好玩的一页 (不丹 2007年11月 )
这本书那页最好玩?不是立体火箭,也不是转盘车轮。最好玩的是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没有立体啊?是的,也许每个读者的看法都不相同。总之,我和儿子今天晚上玩了一个小时。最后一页就像一个迷宫。书中只是让你找有多少个鼹鼠教授,可是我们再找其他很多的小玩意!比如,我让他找“镜框”,找“卫生纸”,找“吉他”,我们不断的玩寻找和发现的游戏,儿子饶有趣味,我也兴致博博。如果这本书的很多地方有着细微的细节一样。我们竟然在最后一页发现了鼹鼠教授的一个秘密的保险柜!在找的的过程中,我还顺便教儿子,德国人的严禁的寻找办法,就是把要找的区域画个十字,一部分一部分的找。
最近不少地方流行一套《I SPY》的书,其实这本书最后一页异曲同工,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了。你也去找找吧,就像寻宝一样,看又有什么新发现吧!
给孩子天才的起点 (henrry 2007年11月 )
再没有什么书能比《鼹鼠教授的机器》更能让孩子对观察和探究细节着迷了!
《鼹鼠教授的机器》是一本儿童立体书,也是一本科普书,但是它展示内容的时候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为这本立体书中的鼹鼠教授是一个不一样的老师,他对于机器的运动有着另类的诠释,这让书中的立体设计显得尤为有趣。
翻开电梯,原来它的升降是由背后的大象控制的!掀开飞机的外壳,原来里面是一大家子小兔在踩踏板作为动力!打开洗衣机、电动牙刷、剃须刀等各种大小机器,每一个里面都藏着一些有趣的小动物或小昆虫。
佛曰:一粒沙子中也有一个世界。只要你有一双仔细的眼睛,你就可以钻入机器内部,看到一个背后隐藏的微观的世界,就像在显微镜下发现了机器的细胞!
可以想象,爱上这本书的孩子阅读其他书时也会努力观察,力求发现一些隐藏的乐趣,孩子更会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寻根究底。
哪怕有些事情孩子不理解,也大可用自己的凭空想像去任意解释。因为这个过程绝对体现了他对事物对科学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推理。只要孩子动脑,他就算是入门了,即使他的想法幼稚甚至错误,但是他和那些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孩子有着境界的高下之分。
要知道,这恰恰就是孩子智慧的萌芽。当瓦特仔细观察蒸汽为什么顶开了茶壶盖,当牛顿思索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当幼年爱迪生甚至学母鸡伏在鸡蛋上想孵出小鸡来,当这些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做出如同我们的孩子一样“傻里傻气”的行为时,谁又想得到,就是这样一点好奇加上锲而不舍的探究,就奠定了他们伟大的起点。如果这就是伟人成功必备的共同点的话,《鼹鼠教授的机器》无疑是想复制这一共同点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了。
不一样的立体科普书! (henrry 2007年11月 )
《鼹鼠教授的机器》在目前国内科普类童书中绝对是个有趣的另类。
一般科普读物往往只重视丰富准确的知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阐述科学知识和原理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严肃生硬的面孔。这就使得科普书往往只能是成人或具备一定科学基础的读者才能接受,很难吸引小孩子。尤其是传媒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孩子通过影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可以接受到的知识无比丰富,他们的选择也更多,这样一来,僵硬、呆板说教的科普书籍更是对他们没有了吸引力,甚至让孩子望而生畏、见之生厌。
所以这本《鼹鼠教授的机器》在当前国内科普书市场上才显得尤为珍贵。它有孩子需要了解的基础科学知识,但是却没有令人厌烦的呆板说教,而是用一种童趣的幽默去演示给孩子。
你想象得到会有一位老师这样通俗有趣地给你解释一个似乎很严肃的科学原理吗:一头大象的重量就可以使电梯上升和下降,所以大象越重,电梯升降越快;一群兔子快速地踩踏板就能够使飞机起飞,所以团结协作加上勇气就能够飞翔在空中……
鼹鼠教授就是这样风趣和蔼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用手转动魔幻轮盘,可以控制大象上下升降电梯,可以打开飞机、洗衣机、电动牙刷、剃须刀的外壳看看各种机器的内脏,还可以和鼹鼠教授一起做游戏,在工作室里找到30个鼹鼠教授,测一下你的眼力怎么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总会抓住孩子的兴趣。《鼹鼠教授的机器》亲切、生动、活泼,寓科普知识于纸艺模型和生动画面中,让孩子了解科学知识的过程始终轻松愉快,是孩子接受科普启蒙的最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