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

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作者: 赵海均 著

出 版 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63000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2323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部《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我没有重墨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因为这不是我所要做的。也没有逐个讨论各个行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我们对此力不从心。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走的路子——即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进行回顾。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尽管至今还有人认为,要想正确评价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但是,毋庸质疑,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回头看看,可以说中国这么多年的改革,其目标就是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正式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从局部试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全面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最终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回顾,可以认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来看,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目标的确立阶段: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试点、探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二是目标建立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在此之前,由于改革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以及改革的方法、路径都处在探索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一旦目标确立,改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在后来的推进中,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国有企业的大面积坍塌,但是改革最终还是走上了目标的路径。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最近几年的教育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深化改革等。

如果从改革开放的进程来看,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即:计划为主、市场调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放权让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战略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构建“和谐社会”等阶段。

作者简介

赵海均:工商管理硕士,在经贸学院、大型企业集团任职20余年。曾研读于世界著名的美国沃顿商学院,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国务院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2000年以来连续出版了多本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专著。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历史的转折

1.1十字路口的中国

1.2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3解放思想,冲破禁区

1.4震动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1.5历史的转折

1.61979年开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

第二部分里程碑

2.1历史的坐标—袁庚引爆改革开入第一炮

2.2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3“红色资本家”与中国的对外开入

第三部分中国民营经济从哪里来?

3.11979:街边创业第一代

3.2家庭工业在野火中燎原

3.3历史的档案

3.4历史的记忆

第四部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和渐进性

4.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

4.2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

4.3改革的最初思路:放权让利

4.4从“市场调节”到“计划经济”

4.5改革在实践中率先突破

4.6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五部分中国经济改革在1984

5.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2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5.3历史留下的记忆

5.4留给记忆的风云人物

第六部分 中国经济改革在转弯处

6.1价格双轨制

6.2实施“第三条道路”的背后

6.3“巴山”轮会议

6.4价格双轨制与激进改革

6.51988:价格闯关

第七部分从扩权到制度改革的演进

7.1从扩权到制度改革的演进

7.2承包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受挫

7.3从“价格闯关”到“治理整顿”

7.4关于市场化改革的第二次争论

7.5公司法对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第八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8.1皇甫平系列改革文章

8.2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

第九部分治理整顿与集权式改革

第十部分国人企业改革

第十一部分中国战略发展

第十二部分中国改革开放谁享其利?

第十三部分改革开放历史人物与人物历史

第十四部分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第十五部分构建和谐社会

结束语:未来流行色

参考资料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