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张树国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410000版次: 1页数: 499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100631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课题以中国上古祭祀歌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与上古宗教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诗歌起源及发展史、诗歌的文化内涵及美学内涵都做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诗乐舞产生并发展于祭祀仪式”的文学艺术起源说。按照上古宗教形态的演变来安排具体章节,依次为诗歌艺术的起源与原始祭仪、图腾祭仪与祭歌、巫术仪式与巫术歌舞、上帝祖先崇拜观念下的郊祀与宗庙祭歌以及与此关联密切的王公贵族“尊祖”、“收族”名义下的伦理性的公廷乐歌等等。同时详细探讨了祭仪乐歌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制度因素,包括乐官、乐悬制度的研究及与上古诗歌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宗教伦理这一大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揭示上古文艺美学的独特性,在钟器铭文、竹简帛书与传世文献史料中整理出上古诗歌艺术观念的主题和发展史。
作者简介
张树国,1965年12月生,辽宁阜新人,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教授。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03CZW00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汉-唐郊庙歌辞研究)(06JA75011-44024),出版专著《乐舞与仪式》、《信义的追求》等,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上古诗歌艺术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一、考古学上的证据
二、原始农业祭仪及祭歌
三、上古乐舞与原始祭仪之关系
四、歌乐舞起源于仪式活动的理论
第二章图腾祭仪及其在上古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一、《山海经》的古史价值与部落时代的图腾制度
二、《山海经》中的古帝与图腾祭仪
三、山川祭歌
四、图腾记忆在中国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第三章上古巫祭仪式与巫术歌舞
一、巫在上古社会中的地位
二、见于文献的上古巫术仪式
三、绝地天通与巫、祝、宗
四、祝与《诗经》中的祝辞系文学
第四章《楚辞九歌》中的神话与祭仪
一、关于《九歌》
二、《东皇太一》
三、《东君》:祭日之歌
四、屈原与《九歌》
第五章周初史诗与宗庙祭仪
一、周初史诗中的历史、道德与崇拜观念
二、宗庙祭仪与颂歌
三、纪念性仪式: 《大武乐章》与“三象”
第六章 公廷乐歌与贵族社会的仪式生活
一、古代的宗族与宗法
二、《小雅楚茨》与古代的祭祖礼仪
三、上古礼仪与《诗经》的宴飨诗
四、钟鸣鼎食中的上古诗
五、西周王室的献诗制度与古典诗学讽谕传统的形成
第七章乐官、乐悬制度与上古乐奏形态
第八章金声玉振——上古仪式生活中的音乐美学
后记
附录:本书主要引用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