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指南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作者: 刘立译
出 版 社: 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4-1字数: 180000版次: 1页数: 156印刷时间: 2003/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6174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分析化学家、化学计量学家、统计学家结合各领域分析测量实践,探讨和应用广义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成果,是在量化分析中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国际性指南。
指南包括正文9章35节:系统论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来源和组分;阐明了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区别;结合分析测量过程,指导读者如何对被测对象进行详细说明,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量化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报告不确定度等。书中有8个附录,以7个典型实例介绍不同情况下量化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给出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技巧和方法等。
本书适用于各层次各领域的量化分析,供分析检测、科研与教学、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实验室认可和产品质量认证等人员阅读使用。
目录
中译本序言
前言
1 应用范围及领域
2 不确定度
2.1 不确定度的定义
2.2 不确定度的来源
2.3 不确定度的组分
2.4 误差和不确定度
3分析测量和不确定度
3.1 方法的有效化
3.2 方法特性实验研究的进行
3.3 溯源性
4 测量不确定度估算过程
5 步骤1.被测量的详细说明
6 步骤2.识别不确定度源
7 步骤3.量化不确定度
7.1 引言
7.2 不确定度评价程序
7.3 先前研究的关联
7.4 通过量化单独组分估算不确定度
7.5 使用近似匹配的标准物质
7.6 利用以前方法合作研究和有效化研究的数据估算不确定度
7.7 运用内部研发和有效化研究估算不确定度
7.8 经验方法的不确定度估算
7.9 特定方法的不确定度估算
7.10 单独组分的量化
7.1l 单独不确定度分量的实验测定
7.12 基于其他结果或数据的估计
7.13 根据理论原则模型化
7.14 基于判断的估计
7.15 偏差的显著性
8 步骤4.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8.1 标准不确定度
8.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8.3 扩展不确定度
9 报告不确定度
9.1 一般要求
9.2 对信息的要求
9.3 报告标准不确定度
9.4 报告扩展不确定度
9.5 结果的数字表示
9.6 与规定限的一致性
附录A 实例
前言
例A1 校准标准的制备
例A2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
例A3 酸碱滴定
例A4 依据内部有效化研究估算不确定度——食物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例A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陶瓷器皿中析出的镉
例A6 动物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例A7 用双同位素稀释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中铅的量
附录B定义
附录C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
附录D分析不确定度源
附录E有用的统计方法
附录F在检出限/测定限的测量不确定度
附录G不确定度的通用源及不确定度的数值
附录H文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