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作者: 冯宪光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60000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 2005/07/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4516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西方学术界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文化研究是用马克思主义批判酱主义新的异化形式的战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这一战场上得到新的复兴。本书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的文艺美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及阐述,而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学术性反思,则是一个重要的论题。
作者简介
冯宪光,1945年12月出生于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曾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等著作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形态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问题
第二节 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的视点
第三节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主要形态描述
第四节 几种本体论形态的差异和整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问题
第一节 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
第二节 毛泽东与人民美学
第三节 邓小平的文艺批评思想
第四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人文之思与科学之思
第三章 中国当代的文艺美学
第一节 破解“何谓文艺美学”的问题
第二节 文艺美学是一门“间性”学科
第三节 美学从西方到东方的“理论旅行”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符号学问题
第五节 巴金晚年文艺美学思想
第四章 现代美学新问题
第一节 世纪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态势
第二节 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
第三节 后实践美学的反思
第五章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研究”研究“文化”的什么
第二节 民间文艺与文化研究
第三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与审美意识形态批评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形态问题
第二节 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的视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基本问题永远存在,并没有一个惟一的解答,而且可能永远没有一个终极解答。文艺学和一切人文科学一样,并不像自然科学,研究者时常不能达成共同的一致意见,而且似乎还不大可能清楚地呈现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知识积累。今天的研究者不断地回到马克思的问题上,马克思当年提出的主要问题今天仍在讨论,甚至还有争论。但是,正是这些本体论基本问题的性质是开放的,它们往往不容许有普遍可接受的简单推断存在,不容许有走向结论的简单推论框架存在。这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空间。
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美学观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同时,它也提供了对多样化或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观点的分析性研究方法。面对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过去我们时常以自己赞成的一种观点,作为惟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把其他不同于自己观点的理论,统统视为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成问题的。而对理论术语、方法的语言学、语义学分析,则会发现在一个统一的学术理论中有多种理论视点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比如文学研究,按照现在通行的理解,被纳入文艺学这一学科,应当包括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研究三大部分。这三者各有分工,但是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用理论话语对文学现象(历史的和当下的)进行一种逻辑的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