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道教研究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道教 ,
作者: (日)蜂屋邦夫著,钦伟刚译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版次: 1页数: 796印刷时间: 2007/06/01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484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道教诞生于中国大地,上一个标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全真教是十二世纪后半期在金朝统治下的华北地区成立的道教教派。本书由问题的“论考”部分和“资料”部构成,研究了全真教的开祖王重阳和他的弟子实际上的二祖马丹阳的生涯和教说,是一部研究全真教的著述。
作者简介
蜂屋邦夫,1938年11月17日出生于东京,1957年4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入学,1963年3月,同上卒业。同年4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入学,1968年3月同上博士课程学分修满退学,同年4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手,1974年9月同上助教授,1987年1月同上教授,1993年6月文学博士(东京大学),1999年3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退休。同年4月,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同年5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的思惟》等。
目录
中譯本序
譯者序
序
主要文獻一覽
略語略稱一覽
主要工具書一覽
上篇 論考
凡例
序論
一 北宋的道教與金代的道教
二 外丹學與内丹學
三 全真教的成立
四 王重陽和馬丹陽的著作
第一編 王重陽的生涯和全真教的創立
第一章 王重陽的生涯
第一節 陝西的修道和佈教活動
一 從童年到發心
二 甘河遇仙與轉機
三 五篇(秘語)
四 抛棄家屬,走向活死人墓
五 劉蔣庵的生活
六 燒燬茅庵面向東方
七 親屬和陝西的道友
第二節 在山東獲得弟子
一 一路赴山東
二 與馬丹陽相遇
三 馬丹陽的人道
四 在崑嵛山煙霞洞教導弟子
第三節 設立五會與在開封仙去
一 開始在文登佈教
二 在寧海設立三教金蓮會
三 在蓬萊設立三教玉花會
四 在萊州設立三教平等會
五 最後的教導與在開封仙去
第二章 王重陽的教說
第一節 内丹術修鍊與它的克服
一 教說形成的基礎
二 《金關玉鎖訣》的内丹學
三 王重陽的内丹學
四 内丹術的克服與對“性”的重視
第二節 對馬丹陽的教化
一 分梨十化的教化
二 《教化集》中的教說
第三節 關於道士的生活方式的教說
一 乞覓衣的生活方式
二 勸教的具體形態
三 三教一家的思想
四 性命說與{修仙了性秘訣
小結
第二编 馬丹陽的生涯舆全真教的確立
第一章 馬丹陽的生涯
第一節 大富豪馬丹陽的出家和得道
一 從童年的經歷到志向真道
二 與重陽相遇和重陽施行教化
三 作為道士的最初試鍊
四 繼承道統和重陽仙去
第二節 在陝西確立全真教
一 丹陽的人關和重陽的道友、弟子
二 修治祖庵和獲得弟子
三 在祖庵服喪與弟子的增加
四 環堵的新的修行
五 西北地區的教化與教勢的擴張
六 終南的最後的教化
第三節 在山東重興五會與在萊陽仙去
一 回寧海與途中的教化
二 到達寧海與文登的教化
三 黄縣的教化與施展道術
四 文登、萊陽的教化與在萊陽仙去
第二章 馬丹陽的教說
第一節 詩詞中的教說
一 教說的具體形態和丹陽的衣食住
二 關於三教的思想
三 性命說和學道的階段化
第二節 說法中的教說
一 在龍L弓山重陽會的說法
二 斡旋身中造化的說法
三 關於内丹術用語
四 澄心體空的教說
五中的教說
小結
結語
下篇資料
凡例
第一编 王重陽
一 重陽全真集
重陽全真集卷之一 終南山重陽子王嘉撰
重陽全真集卷之二
重陽全真集卷之三
重陽全真集卷之四
重陽全真集卷之五
重陽全真集卷之六
重陽全真集卷之七
重陽全真集卷之八
重陽全真集卷之九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一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二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三
二 重陽分梨十化集
重陽分梨十化集卷上 终南山重陽子王詰謨
重陽分梨十化集卷下
三 重陽敎化集
重陽敎化集卷之一 終南山重陽子王詰謨
重陽敎化集卷之二
重陽敎化集卷之三
後序
四 重陽祖師修仙了性祕訣
五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六 答馬師父十四問
七 重陽立教十五論
八《嗚鶴餘音》所收詞
第二编 馬丹陽
一 漸悟集
漸悟集卷上 崑嵛山馬丹陽撰
漸悟集卷下
二 洞玄金玉集
洞玄金玉集卷之一 崑嵛無為清淨丹陽馬真人述
洞玄金玉集卷之二
洞玄金玉集卷之三
洞玄金玉集卷之四
洞玄金玉集卷之五
洞玄金玉集卷之六
洞玄金玉集卷之七
洞玄金玉集卷之八
洞玄金玉集卷之九
洞玄金玉集卷之十
三 丹陽神光燦
丹阳神光燦 崑嵛馬鈕撰
四 丹陽真人語錄
丹陽真人語錄 靈隱子王頤中集
五 《嗚鶴餘音》所收詞
後記
索引
凡例
固有名詞索引
引用资料(詩詞等)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