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欧美电视节目模式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阚乃庆,谢来著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 342000版次: 1页数: 35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35526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为你解开王牌栏目收视神话的秘密!电视人的实用宝典,传媒研究的必备资料。
电视节目的竞争需要创新,而创新首先需要借助他山之石。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
我们首先要了解和熟悉电视节目的先进模式,才能做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
本书从形态分析人手,解剖电视节目的风格与范式,这种带有案例性质的研究对成长中的中国电视传媒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
本书对现在使用互联网传播视音频创作的无数年轻人也有启迪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电视批评家李幸教授
先知先觉,是先行者;后知后觉,是追随者;不知不觉,是淘汰者。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新闻传播学院 陆地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择了100个欧美最流行的电视节目,从节目模型的解剖入手,逐一进行介绍和分析。选取内容涵盖了电视节目的主要形态,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大行其道的电视真人秀等节目类型,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本书作者是传媒中人,使得这本书既有学理层面的研究,又有操作层面的说明。本书堪称电视从业者的操作宝典,并可作为电视研究者和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的生动案例。
作者简介
阚乃庆,主任编辑。现任职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从事电视行业凡l3年,从记者到制片人、主任、总监,从事过电视生产的各“工种”及管理工作,策划创办新闻、法制、纪录片、教育、生活服务、旅游、少儿等多个类型节目,有十余部电视作品获得全国和省级各级奖项。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在报纸上开辟个人专栏,评述影视文化。
目录
新闻类
60分钟
安德森库珀360度
今天
夜线
日界线
全景
20/20
这小时有22分
乔恩斯图尔特天天秀
新闻骑士
脱口秀类
奥普拉温弗瑞秀
拉里金直播
科南奥布赖恩深夜秀
杰伊利诺今夜秀
感恩
个人“历史”
你不能解雇我,因为我有名
时事风云
真男人
塔瑞秀
同窗老友
史密斯和琼斯的作品集
足球轶事
综艺类
周六夜直播
疯狂电视
喜剧中心献礼
终极斗士
美国家庭滑稽录像
游戏类
歌唱小蜜蜂
十的力量
身份
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
成交不成交
以一敌百
莫忘歌词
剪刀石头布
大问题
扑克脸
意见一致
老鼠的奇怪问题
真人秀类
美国偶像
老大哥
幸存者
学徒
海盗王
极速前进
小人国
你认为你能跳舞吗
美国达人
未知因素
美国超模
美国发明家
地狱厨房
终极减肥者
粉雄救兵
什么不能穿
男才女貌
交换配偶
恐惧因素
钻石王老五
与星共舞
天桥骄子
肥皂剧明星超级明星
男模大赛
诱惑岛
我是名人,带我离开这儿
名人老大哥
完美假期
蚊子
坚持到最后的滑稽演员
天鹅
换妻
神秘约会
恋爱达人
新婚夫妻:尼克和杰西卡
拉古那湖畔
一刀两断
为何我不能成为你
30天
我想吃鱿鱼
简单生活
竞争者
肮脏工作
女人消失的一周
超级保姆
顶级大厨
改头换面:家装版
卡特家族
吉恩一家
阿什莉辛普森秀
寻宝奇兵
绿灯计划
名流造型师
少儿类
林达艾勒比的尼克新闻
一起玩吧,接受健康挑战
挠痒痒
长大成人
儿童财富大考场
搞笑巡逻
和老板竞赛
后记
书摘插图
节目历史
1968年,CBS新N部制片人唐休依特从加拿大的电视新闻节目《这个小时有七天》获得灵感,决定制作一期以记者视角为中心的新闻调查类节目,每期分为三个部分,由记者来讲述新闻故事。其最初的想法是从个人的角度着眼,看待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主题。不过在开播之初,CBS高层和休依特自己都对这档节目信心不足。
1975年12月,《60分钟》的播出时间被调整到每周日晚7点。它的播出时间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1976年,《60分钟》成为周日夜间节目的收视冠军,从此也迎来了它真正的黄金时代,这档节目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到1979年,《60分钟》荣登尼尔森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冠军宝座,收视率的成功也为CBS带来巨额利润。节目的广告费用每30秒由1975年的1.7万美元上升到1982年的17.5万美元。
《60分钟》首播至今近40年,美国的电视栏目大都改头换面,《60分钟》却坚持原有风格和面貌,甚至有媒体评论家称其为“唯一一个面孔基本不变”的电视节目。更难得的是,原有的制作班底得以保留,因此现在人们在《60分钟》看到的是一张张记录着岁月痕迹的面孔。至U2007年,《60分钟》的创始人之一迈克华莱士已经88岁了。2006年,伴随了《60分钟》37年的华莱士宣布退休。不过他仍然是这档节目的“荣誉记者”。
《60分钟》最吸引人的报道要数新闻调查类节目,如揭发政府部门、公司集团的弄虚作假、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通常记者们都会得到内部“线人”的帮助,将不为公众所知的一面暴露在阳光之下。曾经被《60分钟》“揭丑”的有伊利诺斯电力公司、联合化学集团、美国军方、大型烟草集团、房地产企业等等。就连在《60分钟》打广告的“衣食父母”奥迪和福特公司都曾被曝光,此举虽让广告投入商尴尬恼火,却赢得了美国观众,最终也得到了被曝光对象的尊重。
节目分析
电视评论家和研究学者一直都试图找到《60分钟》数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甚至把它当做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来研究。有人认为,观众忠实度源自《60分钟》旗帜鲜明的立场,还有人认为是其所扮演的“社会正义卫士”角色,也有人指出节目中展现的真实冲突就足够吸引人。无论如何,《60分钟》作为美国新闻调查节目的先驱者,已经在电视史上创造了传奇。
当时下的电视节目纷纷采用3D特效的华丽标志包装时,《60分钟》的视觉形象几乎可以用朴素来形容。节目最开始,纯黑色的背景上出现《60分钟》的标志:一个形似杂志封面的图像。它只由两部分构成:左上角的红色“60MINUTES”和杂志正中的银色计时秒表,此外再无他物。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标志并无特别吸引人之处,但其简单直白的特点直截了当地反映出《60分钟》的风格。片头开始,秒表的指针开始嘀嗒转动,杂志方框里出现了本期节目三个故事的片段,其中包括故事中最精彩部分的剪辑。秒表的形象在其中插播,说明播放时间的先后。紧接着是本期节目记者的图像。最后出现的是主持人华莱士:“前面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就在本期的《60分钟》里。”
在每个故事开始前会有记者的一段前言介绍。黑色的背景上有一本打开的杂志图像,就像《时代》杂志中某个特别报道的页面一样,它包括大标题、主要内容图像,还有部分文章,旁边用比标题稍小的字注明制片人的名字。如有关加拿大沙油提炼的报道中,杂志中央是一片代表加拿大的枫叶图形,其中有一辆大型地面挖掘机,枫叶的一角还流出金色的沙油。直白地说明了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能源。前景中,记者坐在一张灰色老式单人沙发上,向观众介绍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背景。
无论是《60分钟》的主持人还是记者都着装正式,风格严肃认真,但并不给人刻意说教的感觉。因为他们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丰富的阅历都写在脸上。给每个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视新闻人在向你讲述他(她)眼中的故事,不需要耸人听闻的描绘和包装。此外,《60分钟》还是唯一一档没有任何主题音乐的电视节目。仅有的“配乐”只是片头、片尾和段落间隙清脆干净的秒表嘀嗒声。
在杂志、秒表形象的自始至终的简单演绎中,《60分钟》向观众传达着这样的信息:节目的重点不在于花哨的外表和外观,而是要遵循客观、理性的原则,实实在在地给观众提供60分钟的高质量信息,这也很好地表现了《60分钟》的自信:我们很清楚节目的观众是什么人,他们希望看到什么,不希望看到什么,因此节目所要做的就是把人们想看到的东西用最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无须任何多余的包装。简洁的形象使《60分钟》在观众心目中的定位更加明确,当然形式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决定{60分钟》核心竞争力的还是其高质量的内容。
从自己的视角看新闻
《60分钟》的话题很多都是时政热点问题,但通过记者犀利的视角,《60分钟》往往能从热点话题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细节。
2006年3月,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门”风波暂时告一段落,《60分钟》则通过自己的调查找到驻阿富汗美军虐待囚犯致死的证据,还曝光了新的内幕。
调查中,《60分钟》除了采访当事人、相关的士兵外,还找到一位退休的美军将领,通过他的1:3披露美国军方在对待囚犯问题上的不人道立场。在对这位将领的采访中,记者还意外得到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细节。伊拉克阿布格莱布丑闻曝光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打电话质问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两人甚至发生了冲突。曾经在军界担任要职的鲍威尔在电话中对文职官员出身的拉姆斯菲尔德大声说道:“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在对美国的国际信誉做什么吗?”通过当事人的转述,观众更能明白布什政府的内部问题所在。而这一细节也被其他媒体广为转载。
从《60分钟》创立之初,制片人唐休依特就力图把节目中的记者“打造”成明星。虽然很多记者在加盟《60分钟》之前就已经小有名气,但这档节目使得他们成为全球知名的“明星记者”,如迈克华莱士和丹拉瑟。在休依特看来,记者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观众们可以看到记者如何获得信息的细节,如一针见血地向政客抛出尖锐问题,甚至在丑闻报道中,当事人拒绝接受采访,扬长而去的镜头也被播出。由此记者本人也处于戏剧化冲突的中心,成为《60分钟》本身所代表的新闻原则和社会正义的化身。
《60分钟》讲述的新闻并不都是情节曲折的揭秘和调查。更多时候,节目需要通过编辑手法把枯燥的新闻事实变成鲜活的故事。
2006年1月22日的《60分钟》第一个故事是讲述加拿大从沙土中提炼石油的产业。这个主题以能源和经济为主,关系到美国人汽油价格的问题,但美国大众对此还不了解。故事发生在加拿大,虽说能源属于热点话题,但短期内不会给美国人生活带来直接影响。节目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像调查类报道新闻,没有丑闻、没有揭秘,普通的观众可能并不感兴趣。但经过《60分钟》的精心制作和编排,短短的十多分钟,却展现出了一个与美国公众相关的事件的精彩全貌。
在片头介绍中,一组经过精心剪辑后的镜头十分具有吸引力:冰雪覆盖的荒原,巨大的货车在运沙土去炼油;当地政客说:“我认为这比淘金热还要火。”最后是当地夜总会的火爆场面,表明经济快速发展确实很“热”。观众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是什么让含油的沙土这么火?
节目开始于加拿大北部的原油产地,冰天雪地里,巨大的推土机和货车正忙碌开采黑色的泥土,画外音介绍说,这里已经证实的石油开采量有1750亿桶,但真正的储量可能是其数十倍。这和人们传统印象里的油井油泵采集法完全不同,沙子里真的能提炼出石油吗?
在炼油公司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开采现场,亲眼看看这些没有提炼过的石油是什么样子。他捡起一块深褐色沙土,不解地问:“为什么我用力挤却挤不出油来?”当然记者此前对于这一产业肯定做过全面了解,他“非专业”韵问题只是替几乎没有背景知识的观众来了解基本情况。在对大众不了解的事务的介绍中,记者把自己当做观众,往往要比扮演专家的角色更讨好,因为这会让观众感觉自己是探索的主角。
随着记者的脚步,观众看到了不少“稀罕物”——三层楼高的巨型坦克怎么用于荒郊野外运输含有石油的沙土矿,沙子中又怎么挤出油来。不过记者不只是来猎奇的,话题很快从生产转移到产业经济,通过访问石油公司经理、当地政治家、石油工人等,来展现这一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以及可能给加拿大在政治经济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采地表原油同时会带来环境问题,于是记者又请出当地的环保主义者来谈石油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隐患。再把这些担忧向石油公司提出,听听他们有何对策。由此,事关美国人油价问题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链得到了完整展示。
《60分钟》用讲故事的方法,从引人人胜的细节人手,以情节化的叙事魅力吸引了观众,而紧跟其后的调查性采访进一步说明其更深刻的意义,循序渐进地展现事件全貌。同时通过访问各方面相关人士,从不同角度尽量客观地揭示了事实。
节目影响
一档成功的节目通常会衍生出众多模仿者。《60分钟》以客观公正的调查风格,严谨而富有逻辑性的叙事手法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的典范,节目也为全球新闻人所推崇。早在1979年,澳大利亚9频道就炮制了一档类似节目,包括秒表和整个节目模式。新西兰此后也有了自己的《60分钟》。CBS前制片人彼得赫福德曾表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是成功的中国版新闻调查类节目。
“金童”主播
节目分析
银灰色的质感头发,冷静清晰的谈吐,有着极佳外形和气质的主播安德森库珀已经成为《360°》的绝对标志。
库珀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他曾是ABC电视网《今晚世界新闻》和《20/20》的记者。2001年来到CNN后,很快成为新闻主持界的新星,担任周末主播的角色。《3600》开播后,库珀曾实地报道过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在卡特里娜飓风灾区的报道更是为他赢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观众们看到库珀差点被狂风刮起的广告牌击中的画面,在重建的灾区,库珀不时流露出对灾民的同情,他采访当地政客时的质疑态度也同样深入人心。美国《广播和有线电视》杂志指出:卡特里娜飓风的一大影响是,让美国进入了“情感新闻”(emo-journa1ism,由情感emotion和新闻journa1ism二词合并而成)时代,库珀也因为带有个人感情的报道成为CNN的新闻“金童”。
虽然身份是主播,库珀却不放过任何可以实地采访的机会。相比起演播室里西装革履的主播库珀,在新闻现场身着黑色T恤的库珀更让观众感到亲切。2007年上半年,为录制“地球危机”,库珀跑遍了大半个地球,从而给观众带来第一手的报道。
谈到自己在《360°》中的角色时,库珀曾表示: “我认为传统意义上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主播正在离我们而去。观众们不会买账。我认为主播应该展示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改变TCNN只提供新闻不加观点的传统,使《360°》成为一档带有记者个人视角的新闻节目。这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让观众感受到更“人性化”的新闻,也有质疑称其背离了新闻绝对客观的原则。
2006年,库珀和他的《360°》由于对尼日尔饥荒和新奥尔良的慈善医院的出色报道而获得艾美奖,而海啸灾区的报道也为他赢得了国家记者奖360°视角
“带你全角度看世界”,这是《360°》的节目口号。依靠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全球新闻资源,安德森库珀放眼360°,以更深的角度、更新的视角给观众带来新闻。
《360°》由多个单元组成,包括当天的重大新闻、政治新闻,以及软性题材的特别单元。为观众提供360°视角的同时,聚焦热点话题。每期《360°》会以一条绝对头条新闻开场。其内容并不局限于国内新闻,而是覆盖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既有加州大火、缅甸骚乱、恐怖袭击威胁,又有歌星布兰妮和前夫对子女的争夺战。
头条新闻会被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首先是现场记者发回的报道,再邀请嘉宾到演播室或者连线异地专家深入探讨新闻事件的背景。
除此之外,节目还有几个固定的单元。如“真实政治”,专门负责报道白宫和国会的记者带来的华盛顿的政治动态,为避免落人乏味的政治新闻的老套模式,该板块几乎以走马灯的速度快速阅览当天的政治新闻。“让他们诚实”专门曝光政府官员腐败、浪费、玩忽职守等问题。“奉献360°”则表扬那些对社会民众无偿做好事的人物。还有一个板块是“今天的画面”,通常都会向观众展现当天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录像。另外,还有专家定期介绍健康医药新闻。
这种杂志化的编辑方法把每天的新闻分成各具特色的板块,依据观众的关注度和口味衡量新闻报道的分量。这使得《360°》成为一档既突出重心又能体现多元化的新闻杂志。
人文视野
“地球危机”是《360°》的一个高人气板块,它关注当前热门的“绿色话题”——环保。内容却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由主持人、记者或专家前往世界各地实地拍摄。首先吸引观众的是其中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地球危机”的画面质量甚至可以和探索频道的一些纪录片相媲美。从美国黄石公园到泰国的热带森林,从巴西的亚马孙流域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如画的景色和自然的气息让早已对时政新闻感到厌烦的观众眼前一亮。当然“地球危机”不只是风光片,更时刻围绕环保主题。在泰国,库珀向动物保护主义者了解野生动物被盗捕和非法贩卖的情况;由于气候变化,非洲的乍得湖正在干涸,影响到当地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澳大利亚原本壮美的大堡礁已经开始部分死亡,这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吗?
在关注环境时,记者和观众不只是旁观者。在一期“地球危机”中,库珀自己要接受身体测验,检查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含有各种有毒的化学成分,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库珀拿到这一结果显然感到很不安。让主持人现身说法,比用没有生命的数据更加有说服力。此外, “地球危机”的最后—个小单元是播放观众送来的视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提出自己有关环保的问题,这不失为提高普通民众关注度的—个方法。
互动新闻
极强的互动性是《360°》相对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特色。除了在节目中播放观众寄来的录像片段,《360°》还充分利用节目网站,很多单元都号召观众提供自己的看法、意见。如“今天的画面”、“地球危机”都引入了观众参与环节。
开播之初,《360°》的网上博客也同步开张。博客不是对电视上已播出节目的重复,而是由库珀或节目组成员撰写感想、手记,提供新闻背后的新闻,把电视画面无法传达的内容用文字展现出来。观众也可以在博客上留言,对每一期报道加以自己的评论。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进一步缩小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很好地形成了与观众的互动。在节目的最后,都会用几分钟来展示观众在节目博客上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