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
分類: 图书,传记,财经人物,
作者: 刘重来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0字数: 390000版次: 1页数: 510印刷时间: 2007/11/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1006070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世纪20一40年代末,在中国西南嘉陵江三峡地区,曾开展过一场成效显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它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唯一在中国西南部,且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一个。其主持者,就是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中国船王”的卢作孚。
本书从卢作孚的人生轨迹、乡建思想、乡建模式、乡建成就、乡村城市化探索、以工辅农及其西部情结、人格魅力等诸方面对卢作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究。卢作孚不愧为中国西部乡村建设的先驱,同时嘉陵江三峡乡建运动对今天的城乡统筹、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刘重来1941年3月生,教授,山东青州人,196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78年调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1999年任校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卢作孚研究中心成员。1988年、1993年、1997年当选三届重庆市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古籍整理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撰写、主编教材、专著9部,参编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文献》、《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古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转摘,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历史学》转载。科研成果6次获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
目录
中国近代乡村建设不能忘记的人(序)卢国纪张守广
卢作孚名言选录
前言
第一章卢作孚生平简介
第二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及团体
三、乡村建设不同的主张和实践方式
四、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五、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六、后继有人
第三章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概述
一、重庆嘉陵江三峡地区概貌
二、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之缘起
三、“乡村现代化”的建设模式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五、以交通建设为先行
六、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
七、以文化教育为重点
第四章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
一、卢作孚“乡村现代化”思想
二、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
三、卢作孚农村金融建设思想与实践
四、卢作孚廉政思想与实践
第五章近代中国西部开发的先驱
一、畅通由西向东的长江航道
二、中国西部乡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三、发展中国西部科学事业的壮举
四、运动人才到中国西部来
五、为中国西部工业发展立大功
第六章以工辅农——民生公司对乡村建设的支持
一、投资煤业,开创峡区煤矿业新局面
二、投资交通业,建成四川第一条铁路
三、投资纺织业,建立大明染织厂
四、投资科学研发,创建科学院、博物馆
五、投资教育,创办兼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章卢作孚对中国近代西部乡村城市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平地涌现出来的现代化市镇
二、城市的中心地位与辐射作用
……
第八章高度评价与深厚友情
第九章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附录一:作者有关卢作孚研究成果一览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则是这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杰出人士。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革新之路大致在两种角色中展开: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旗手角色与陶行知、晏阳初等新文化躬耕者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大躬耕”①。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一时轰轰烈烈,但因其本身存在着根本的弱点,所以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对当时寻求中国前途命运,探索振兴农村之路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不为名利、不怕艰险、脚踏实地、深人农村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乡村建设成就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西部大开发,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对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当时社会各界就认识不一。梁漱溟对于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乡村破坏”造成的,而引起乡村破坏的原因则是天灾人祸和风气改变。1935年他在撰写《乡村建设理论》中专辟有“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一节,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之兴起“可分浅深四层言之”。“从浅的一层来说”,是“起于救济乡村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第二层——是起于中国乡村无限止的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乡村建设运动,实是乡村自救运动”;“第三层——乡村建设运动是起于中国社会积极建设之要求……乡村建设运动实是图谋中国社会之积极建设的运动”;“进而言第四层”,“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今日中国问题在于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之运动——这最末一层,乃乡村建设真正意义所在”②。由于梁漱溟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因此,他对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原因的论述,实际只是说了它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说出它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