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养生,望闻问切,
品牌: 王彦晖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5月1日)精装:130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122131751, 7122131750条形码:9787122131751商品尺寸:24.2 x 17.2 x 1.2 cm商品重量:408 gASIN:B007V0RWBC商品描述编辑推荐《临床实用舌象图谱》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颇多创新,既适合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专业人士使用,也适合非中医人士学习了解中医,并可作为指导养生保健的参考书。王彦晖教授期望中医将以“整体状态调整医学”的方式参与治疗,创造人类医学事业的全新境界,未来世界医学将不再有地域文明特色的中西医之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融合。为了这一理念,他与他的团队在多年研究与实践基础上,从数万张临床舌象照片中精选出典型的近300张,加以实证分析,编写出《临床实用舌象图谱》一书,其中所附按语,包含着丰富的临证心得。于医于患,助益匪浅。目录1舌诊基础知识
1.1舌诊的历史溯源门
1.2舌的形态结构
1.3舌诊原理
1.4舌体分候脏腑理论
1.4.1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
1.4.2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
1.4.3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1.4.4现代医学解剖器官在舌面的分部
1.5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5.1光线
1.5.2舌诊姿势
1.5.3舌诊顺序
1.5.4辨染苔
1.5.5刮舌与揩舌
1.5.6季节与时间
1.5.7年龄与体质门
1.5.8人种与舌象门
1.6舌诊的内容门
1.6.1 正常舌象门
1.6.2望舌质门
1.6.2.1舌神
1.6.2.2舌色
1.6.2.3舌形
1.6.2.4舌态
1.6.3望舌苔门
1.6.3.1苔质
1.6.3.2苔色
1.6.5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1 ,6.6舌象的动态诊察
1.6.6.1风寒入里化热
1.6.6.2温病卫气营血传变
1.6.6.3 内伤杂病的演变
2病位证素与舌象
2.1 五脏证素与舌象
2.1.1 心神与舌象
2.1.2心与舌象
2.1.3肺与舌象
2.1.4脾与舌象
2.1.5肝与舌象
2.1.6肾与舌象
2.2六腑证素与舌象
2.2.1胃与舌象
2.2.2胆与舌象
2.2.3小肠与舌象
2,2.4大肠与舌象
2.2.5膀胱与舌象
2.3其他病位证素与舌象
2.3.1 胞宫与舌象
2.3.2精室与舌象
2.3.3胸膈(上焦)与舌象
2.3.4少腹(下焦)与舌象
2.3.5表与舌象
2.3.6半表半里与舌象
2.3.7肌肤与舌象
2.3.8经络与舌象
2.3.9筋骨(关节)与舌象
3病性证素与舌象
3.1六淫证素与舌象
3.1.1风与舌象
3.1.2寒与舌象
3.1.3暑与舌象
3.1.4湿与舌象
3.1.5燥与舌象
3.1.6火热与舌象
3.2 阴阳虚损证素与舌象
3.2.1阳虚与舌象
3.2.2阴虚与舌象
3.2.3亡阳与舌象
3.2.4亡阴与舌象
3.3气血证素与舌象
3.3.1气虚类证素与舌象
3.3.1.1气虚与舌象
3.3.1.2气陷与舌象
3.3.1.3气不固与舌象
3.3.1.4气脱与舌象
3.3.2血虚类证素与舌象
3.3.2.1血虚与舌象
3.3.2.2血脱与舌象
3.3.3气滞类证素与舌象
3.3.3.1气滞与舌象
3.3.3.2气逆与舌象
3.3.3.3气闭与舌象
3.3.4血瘀与舌象
3.3.5血热与舌象
3.3.6血寒与舌象
3.4津液证素与舌象
3.4.1痰与舌象
3.4.2水饮与舌象
3.4.3津液亏虚与舌象
3.5其他证素与舌象
3.5.1食积与舌象
3.5.2内风与舌象
3.5.3精亏与舌象
4六经病证与舌象
4.1太阳病证与舌象
4.1.1太阳经证与舌象
4.1.1.1太阳中风证与舌象
4.1.1.2太阳伤寒证与舌象
4.1.2太阳腑证与舌象
4.1.21太阳蓄水证与舌象
4.1.2.2太阳蓄血证与舌象
4.2阳明病证与舌象
4.2.1阳明经证与舌象
4.2,2阳明腑证与舌象
4.3少阳病证与舌象
4.4太阴病证与舌象
4.5少阴病证与舌象
4.5.1少阴寒化证与舌象
4.5.2少阴热化证与舌象
4.6厥阴病证与舌象
5卫气营血证与舌象
5.1卫分证与舌象
5.2气分证与舌象
5.3营分证与舌象
5.4血分证与舌象
6体质与舌象
6.1平和质与舌象
6.2气虚质与舌象
6.3阳虚质与舌象
6.4阴虚质与舌象
6.5痰湿质与舌象
6.7瘀血质与舌象
6.8气郁质与舌象
6.9实热质与舌象
6.10肾虚质与舌象
7中药与舌象
……
8方剂与舌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