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第二版)

分類: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冯昭奎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11-1字数: 360000版次: 2页数: 437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693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在战败的“废墟”上复兴经济,继而以惊人的速度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为世人所仰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局面而难以自拔。于是,如何重新认识“日本模式”就成为需要深入回答的现实问题。作者以这种背景为着眼点撰写的本书,对于正确认识日本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也具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作者在第二版中,进一步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等,并且补充了最新的数据。
与其它有关日本经济的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和优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日本经济的实践相结合;全面介绍与重点深入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纵向国内分析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
全书共分7章,即日本的国土与人口、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日本的产业与结构、日本的财政、日本的金融、日本企业的治理与经营、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为便于教学和练习,每章后附有思考题。
总之,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叙述深入浅出的优秀著作,对学习、研究日本经济的读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对于希望了解日本经济的一般社会读者来说是一部理想的入门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冯昭奎,1940年8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65-1983年从事有关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及下放劳动锻炼。1983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现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著书有:《新工业文明》、《电子风云录》、《经济技术纵横谈》、《日本高技术发展问题》、《扶桑杂话——观察与思考》、《日本的零售业》、《对话:北京与东京》、《日本:战略的贫困》等(以上为独著);《中日流通业比较》、《日本的新技术革命》、《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日本经济的活力》、《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高技术与日本的国家战略》、《技术立国之路——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等(以上为合著兼主编)。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等集体研究项目,四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发表了有关日本经济、科技及其他国际问题的论文100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日本的国土与人口
第一节日本的国土
第二节 日本的人口
一、日本人口的增长过程
二、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三、日本人口的地区分布
四、日本人口的民族构成与宗教文化
第二章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景气循环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意义
一、何谓经济增长?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第二节日本的经济增长
一、日本经济增长的过程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
三、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与经济计划
第三节景气循环
一、何谓景气?
二、景气指标
三、景气变动的形态
四、景气循环的原因
第四节战后日本经济的景气循环
一、第一次循环
二、第二次循环
三、第三次循环
四、第四次循环
五、第五次循环
六、第六次循环
七、第七次循环
八、第八次循环
九、第九次循环
十、第十次循环
十一、第十一次循环
第五节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
一、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的过程
二、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恢复
三、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转折的根本原因
四、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政策原因
五、经济失策改革迟缓的背后:战略的贫困
第三章 日本的产业与产业结构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与产业结构
一、产业的分类
二、产业结构及其演变
三、有关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第二节日本的产业发展
一、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历程
二、战后的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
三、石油危机以后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四、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产业发展
第三节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一、从产值看产业结构
二、从就业人数看产业结构
第四节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概念
二、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发展与变迁
……
第四章日本的财政
第五章日本的金融
第六章日本企业的治理与经营
第七章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
重点词语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