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上下):2001~2006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王宗仁选编
出 版 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400000版次: 1页数: 全二册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05058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五彩缤纷的生活,为报告文学作家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写作素材和主题,而普通读者对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极大关注,则为作家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创作创造了巨大的阅读期待。
本书选入2001-2006年公开发表的优秀报告文学36篇。无论记录时代,直面现实,还是纪念抗战,钩沉历史,对读者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均有所涉及,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阔、丰富和生动方面,均有令人感动的表现。
作者简介
王宗仁,1939年出生于陕西扶风县,1958年入伍到青藏高原。历任汽车驾驶员、政治处书记、代理副指导员、新闻干事、总后勤部宣传部宣传组长、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作品集37部,得过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藏羚羊跪拜》等3篇散文收进初中语文课本,《拉萨的天空》等2篇散文收进小学语文课本。
目录
王宗仁 序
上册
时代闪光
何建明 永远的红树林
蒋 巍 牛玉儒定律
刘家科 普通党员
李木生 王昌尧 天堑变通途
张雅文 4万:400万的牵挂
汤 宏 前沿
严 农 导弹之父
直视现实
李碌璐 一个中学生的学习札记
王敬东 拯救
一 合 罪犯与检察官
梅 洁 西部的倾诉
星 星 特级教师南岩之死
曾祥书 北京:今春没有沙尘暴
下册
马银录 向农民道歉
黄传会 我的鼻子为什么没有别人高
朱金平 今生无悔
王宏甲 乡村里的冰上芭蕾
枫 莲 让美丽的翅膀如诗飞过
钟法权 蓝天就在头顶
风雨历史
郭晓晔 恶魔的终结
耿 立 义士墓
郝在今 延安第一特务案
兰 草 杨仲山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多彩世界
秦 春 两地书母子情
郭文杰 嫩肩
刘 茵 砸车奇遇
李新烽 非洲踏寻郑和路
树 儿 娘,我的疯子娘
孟昭民 是杀人犯,但不是反革命
董保存 “参谋”罗舜初
高凯明 三色的天空
青藏苍茫
冯 捷 丁德福将军情感世界的一段素描
冯少华 阿嘎活佛在拉萨
李玉真 残雪如梦
王 鹏 昆仑落雪悄无声
蔡泓谷 大侠 大爱无言
书摘插图
永远的红树林
一
那是什么?远处的一条江河人海处,生长着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这是红树林。你折一根看看它们的心,红的吧!它因此得名红树林。别的地方不会有的,红树林只能生长在海陆交界处、海岸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大多集中在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可别小看这其貌不扬的红树林,它对保持大陆岸架免受海水侵袭的作用可不一般呐!”
原来,汹涌的大海与郁葱的大陆之间能够保持如此的和谐与平衡,竟然是红树林的功劳啊!“边缘地带”的学科为什么总能推动我们这个星球往前?奥妙也许就在于此。青年学者梁言顺激动了,他为这观海中不经意的发现而激动。
1993年,一位青年学者走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苏星教授的身 边,成为苏教授的博士生。苏星教授在中国的理论界无人不晓。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与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一起主编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影响和教育过几代中国学者。苏教授这一年收录的博士生姓梁名言顺,山东泰安人.刚从辽宁大学毕业一年的世界经济专业硕士。
“苏老师,你说我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向呀?我查阅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全部经济理论,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人研究了,经济学已没有空白地带。”学生有些疲惫和迷茫地问导师。
苏教授举起右手,摸了摸他那颗“列宁头”,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着自己的学生:“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研究经济学要从现实出发,关注现实,而不要从概念出发。”应该关注什么现实呢?梁言思维在飞旋!
“好兄弟,求你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村庄吧!”这是梁言顺的一位挚友在临终前发m的最后呼救。挚友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青年实业家,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竭尽全力引资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化工企业,父老乡亲很快因此而富裕起来。但很快问题也来了,村上的人接二连三不明不白地得上一种怪病,甚至连吃奶没几个月的孩子也没能逃脱厄运。后来发现,使人们富起来的化工厂导致了周围水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人们在点钞票的同时也在吮吸着毒汁。乡亲们开始把存款提出来改造湖泊与河江,但存款用光了,疾病仍然如魔地袭击着他们的生命。乡亲们愤怒了,终于有一天举起锄头,将家同边的那座化工厂一扫而平。当他们再拾起锄头回到地头种植活命的稻粮时,却发现那地、那河早已飘不出原有的稻谷香了。他们转身找到铁门高楼里的厂主,谁知厂主的家里正在为13岁的独生子举行葬礼,厂主自己也得了与儿子同样的不治之症,他在床头痛心疾首地喊着:“你们杀了我吧!别让我受折磨了,快杀了我吧!杀了我吧……”乡亲们看着这一景,不由地
都恸哭起来。
挚友的绝望呼救和乞求,如铁钩般扎在梁言顺的心头。他感到彻骨人髓的痛。
海陆之问,梁言顺的思绪如潮汛般起伏激荡。
“啊喔,啊喔——”一群海鸥在头顶飞翔而过。
“代价!代价——”一个名词在梁言顺的脑海里蹦出。挚友无可挽回的惨痛例证和眼前红树林的生长现象,让梁言顺迷乱的心空豁然晴朗:代价,这不正是我要研究的课题吗?
“苏老师,我有题目了!”梁言顺飞步来到导师身边。
苏星教授仍然笑眯眯:“噢?你想研究……”
“发展经济是中国的国策,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然选择。不发展就是死路。但我们不能因为高速发展而忽视所付出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