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邓新华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15000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4644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西方现代解释学为理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命题和理论原则进行研究和阐发,以求揭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为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和建构有民族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艺学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作者简介
邓新华,三峡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艺术学院院长,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硕士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湖北省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先后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等。
目录
序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中国解释学的研究现状
二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两大阐释原则
第一节 “以意逆志”论——偏于客观的文学阐释原则
一 “志”——文学阐释的根本目标
二 “意”——文学阐释的主体意识
三 “逆”——现实视域与初始视域的融合
第二节 “诗无达诂”论——偏于主观的文学阐释原则
一 “诗无达诂”——作品“原意”说的破除
二 “见仁见智”——解释者的能动参与
三 “从变从义”——文学解释的自由与限制
第三节中西诗学解释学比较
一 “以意逆志”论与西方客观解释学理论之比较
二 “诗无达诂”论与西方主观解释学理论之比较
第二章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文本理解途径
第一节“品味”__—作品整体韵味的把捉
一 “品味”的文本理解过程
二 “品味”的审美心理特征
三 “品味”的诗学解释学效应
第二节“涵泳”——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
一 “晓得意思好处”——文本理解的深度模式
二 “涵泳”——文本理解的具体途径
三 “兴起”与“就《诗》”——文本理解的自由与限制
第三节 “自得”——解释者自由理解的实现
一 “自得”的诗学解释学意蕴
二 “自得”的解释学阈限
三 “自得”的实现条件
第三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诗性阐释方式
第一节“象喻”的诗性阐释方式
一 “象喻”的产生及发展
二 “象喻”的诗性特征
三 “象喻”的文化成因
第二节“摘句”的诗性阐释方式
一 “摘句”的形成及发展
二 “摘句”的诗性特征
三 “摘句”的文化成因
……
第四章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与儒、道、释思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两大阐释原则
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学科,阐释学的发明权无疑属于西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完全没有与之相通或相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西方现代阐释学大师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理解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们在面对诗性的文学作品文本的时候,毫无疑问也是以他们对诗性文学作品文本对象的理解和解释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同时也正是在解决如何理解和解释诗性文学作品文本这个有关阐释学的根本问题的时候,建立起了我们民族自己的诗学解释学。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诗学解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相比,在根本的理论取向上又有很大的不同。西方阐释学有着明显的主、客二元对立倾向:如果把作为客体的文本(包括文本所承载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为主体的阐释者视为阐释活动的两极,那么西方从古到今所出现的一切阐释学理论和流派无论在具体的理论观点和看法上有多大的不同,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主、客两极在运动,它们要么把着眼点放在作为阐释对象的文本上,要么以阐释者作为最后的理论归宿,二者之间毫无通融的余地,赫施和加达默尔可以说是西方阐释学这两种主
要理论倾向的典型代表。
与西方阐释学这种偏于两端的绝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虽然也提出过“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这两个在主客观方面各有侧重的文学阐释则,但是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这两大阐释学原则内部不仅不存在相互之间的绝对对立和不可沟通,反而呈现出一种交叉、融合、互补、贯通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