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和一个世界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郑鲁南 主编
出 版 社: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346000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040887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翻译家笔谈世界文学名著“到中国”。
这些书是怎样介绍到中国来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世界
翻译家与作家、读者交流
心灵与尘世磕碰
内容简介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第二集中,有杨宪益老师谈英译本《红楼梦》的翻译感受,也有任吉生老师介绍翻译出版《战争风云》的前后经过;有李野光老师和惠特曼的情缘,也有冯春老师译普希金的甘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使《一本书和一个世界》更加丰富完善。
阅读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一个人亲近一本书,是一种机缘,一个人由于喜爱这本书而产生了翻译的愿望,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来分享读书的快乐。 翻开浩如烟海的书目,不难发现,一个世纪以来,文学的力量和智慧不仅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些内容隽永的经典名篇,至今经久不衰。《一本书和一个世界》集中展现了文学翻译家结合自己翻译的一本外国文学名著,谈翻译过程中的感悟、出版过程中的坎坷,或再版后的补正以及独到见解。读者能够在翻译家睿智和深刻的思想背后,看到翻译家语言文字转换的才能和卓越的风格。
目录
我与英译本《红楼梦》
译诗的境界
一部影片的翻译开创了一个片种——《普通一兵》剧本的诞生
别具一格的的“合译”
我译《大师和玛格丽特》
相逢狭路,别是情缘——我与惠特曼和《草叶集》
我和马雅可夫斯基
我翻译了一部诗集
欣幸获得机会翻译了《珂赛特》
《海之歌》感盲
我是怎样译起卡夫卡的《城堡》的
帕斯捷尔纳克故居一日行的感悟
我译兰姆
夏洛蒂勃朗特不知道的事——《维莱特》使我想起
我们这一生没有交白卷
丽尼与屠格涅夫
关于翻译《大饭店》
我译华兹华斯
《赫索格》翻译前后
我译《马特洛索夫》
从《罗摩功行之湖》的翻译出版看民族文化差异
忠实第一,力求神似—一我译《啊,拓荒者!》
我与《旅伴》的难忘情结
我译《巴塞尔的钟声》
译事甘苦
我译吉卜林
《鲁拜集》翻译漫谈
我的译事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译事
译事杂谈——《人岁月生活》
我译《罪与罚》
我和《少女日记》
我译普希金
《先人祭》翻译的前前后后
话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我译《维特》
浅谈《巴尔扎克全集》的翻译
时赛宁与中国
我译《你往何处去》
苦乐寸心——翻译《玉米人》小记
我在翻译上的一点体会
我做翻译的原则
请英诗之父作证——为什么我要译《坎特伯雷故事》
译笔散记
我与《俄国象征派诗选》
我译《魔山》二十年
记《战争风云》的翻译和出版
普鲁斯特,何止一个世界
翻译《修道院纪事》的一些往事
《战争与回忆》
我译《广岛之恋》
当局者清 旁观者迷
我译法国新小说的“反复”
诗的隐秘交谈—一我译《三诗人书简》
英译《孙子兵法》的几点体会
我译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
我和战争小说
一部破天荒发至师的美军条令译本
世界名著最好从原文译出——谈谈我为什么重译《戈拉》
我和马雅柯夫斯基/孙维韬
《战争论》——集体智慧的结晶
随作者起舞
话记
书摘插图
忠实第一,力求神似——我译《啊,拓荒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了几种英、法文学作品。主要是应出版社之约。同时也是自己的业余兴趣,一方面不能忘怀于当年在大学中所学的外国文学,一方面是在从事专业研究著作之余的一种调剂。所以翻译的书大多不是我主动选的——当然也是自己认为值得的,惟有《啊,拓荒者》一书是我的选择。初次翻译出版是1983年,1998年的重版也是我建议的。足见我对薇拉凯瑟,特别是这部小说情有独钟。后来,在重新修订译文时,我还是不断地为书中丰富的内蕴和诗意的美所打动,觉得前文意犹未尽,再作一些补充。
我不像有些翻译专家那样有丰富的实践,足以总结出一套一套的经验和理论。不过既然多年从事不止一种文字的工作,在自己的实践中,以及阅读他人的译作中总还有一些心得体会,编者给我这个机会,就写出来与读者分享,并求教于方家。
我始终认为,翻译首要原则是忠实于原著。常听说好的翻译作品是“再创造”。我的理解就是使原著最接近完美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字,而不是任己意加以发挥和增删,否则是改写而不是翻译。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高度敬业精神和对读者的尊重。坊间许多粗制滥造的“译著”,就是在“唬”不懂外文的读者,完全经不起与原文核对。当年鲁迅提倡“硬译”,固然是矫枉过正。使得他自己有些译文可读性差,但也是出于对这种欺世“唬”人的现象深恶痛绝。为忠实计,非不得已最好不要从其他文字转译。这道理不言自明。我国早期译作往往从第三种文字转译。这是当时的条件所限。现在英语有成为世界语的趋势,惟其如此,更应该尽可能避免从英语 转译他国作品。中国人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不应完全通过英语民族的视角和诠释。
即使在极端认真负责的前提下翻译,还是会有许多陷阱:一是貌似文字忠实,实际语气、重点大相径庭。正如中文“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意思相反,外文的重点也表现在语句的次序中,而且与中文次序往往相反。常见的通病是按字句顺序照搬,结果重点错位。二是有些外文成语或一般语句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文成语,但是实际内涵并不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