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学习与资产回报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自我调节,情绪管理,
作者: 孙碧波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174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7589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著作综合运用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前沿工具,针对噪声交易者情绪服从白噪声过程这一假设带来的问题,以德朗等人的两期迭代模型为基础,根据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现实特征引入两种适应性学习过程,对噪声交易者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与以往关于噪声交易者的理论研究相比,本书对金融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假设和分析结论更为符合经济直觉,对金融市场的现实证据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本书是在更强现实基础上建立噪声交易者理论的一次有益尝试,对我国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都很有意义。此外,本书综合运用了行为金融学和演化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值得相关研究工作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前沿工具,针对噪声交易者情绪服从白噪声过程这一假设带来的问题,以DSSW两期迭代模型为基础,根据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现实特征引入两种适应性学习过程,从更加贴近现实的角度分析噪声交易者情绪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与资产回报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进行实证研究。本书是一本具有创新价值的金融学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孙碧波,复旦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计量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和实验经济学,曾在《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中国学生两次风险态度实验比较研究》、《移动平均线有用吗?——基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国有企业控制权收益与最优重组契约》等学术论文近10篇。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言
一、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
二、DSSW的噪声交易者模型
三、问题的提出
四、研究思路
五、文献综述
六、本书的结构安排和主要结论
第二章 基于价格预期表现进行强化学习的噪声交易者情绪演化
一、引言
二、噪声交易者情绪强化学习模型
三、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者情绪演化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者情绪演化
五、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价格变化方向进行最优反应学习的噪声交易者情绪演化
一、引言
二、噪声交易者情绪最优反应学习模型
三、无基本面变化时的分析
四、存在基本面风险时的扩展研究
五、小结
第四章 针对中国股票投资者情绪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对机构投资者情绪的比较分析
五、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二、本书的主要贡献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主要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言:
二、DSSW的噪声交易者模型:
近几十年来,有效市场假说被一些金融学者视作经济学中最为成功的理论之一。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有研究者提出金融市场并不总是按有效市场理论那样运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证券的历史可观察价格显著偏离其基本价值。对这种偏离原因的探讨是近年来金融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相关研究中,德朗、施莱弗、萨默斯、沃尔德曼(De Long,Shleifer,Summers and Wald—mann,1990)的噪声交易者模型(以下简称DSSW模型)具有很大的影响。
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投资者并不遵循经济学家的建议购买及持有市场资产组合。个人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媒体上“专家”的建议选择股票,往往不进行多样化,而是只持有一个或几个股票。即使要进行多样化,他们往往也是委托共同基金来选择股票,这会使得他们支付很高的费用并且很难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布莱克(Black,1986)提出这种无法获取内部信息的投资者像噪声一样进行非理性的投资,好像他们具有能够指导自己的相关信息。与凯尔(Kyle,1985)一样,布莱克将这种投资者称为“噪声交易者”。
尽管认识到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噪声交易者,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讨论资产价格形成时可以忽略这一群体。他们认为非理性投资者与理性套利者在市场上相遇时,后者针对前者进行交易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价格向基本价值靠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