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分類: 图书,法律,刑法,总则,
作者: 高维检 等著
出 版 社: 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09746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死刑之情”中,从人道主义观念、民意及引导的社会常情的角度或层面对中国死刑问题进行了社会伦理的评价与分析;第二部分“死刑之理”中,以“死刑与社会责任的背离”、“死刑遏制力”以及“死刑废除论”为题对死刑问题的社会常理进行了社会哲学层面上的宏观理性思辨;第三部分“死刑之法”中,运用法律的规范分析方法以及中外比较的分析方法对死刑程序、死刑法律援助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死刑之证”中,以实证科学的求证方法,以故意杀人案件中的死刑适用、死刑问题调查报告为题,对中国死刑问题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实证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
高维检,1972年生,男,汉族,湖南怀化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
目录
绪言
第一部分 死刑之情
一、贝卡里亚死刑不人道论及其评价
二、死刑:一种残酷的刑罚
第二部分 死刑之理
一、社会刑事责任论以及死刑的非正当性
二、死刑遏制力的法社会学研究
三、试论死刑废除论的立论根基
四、论我国废除死刑的条件
第三部分 死刑之法
一、规范死刑程序——追寻效率还是追寻公正
二、英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侧重死刑辩护法律援助的思考
第四部分 死刑之证
一、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的实证分析
二、死刑问题调查报告
书摘插图
绪论
中国死刑问题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中国死刑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理论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中国死刑问题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乎整个社会之情、理、法等多个层面,可以从民众的意识、政治者的策略、学者的理论等多个角度切入。中国死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试图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法律规范学的问题。与此相应,在研究的方法上,不仅运用法律层面的规范分析方法,而且还试图运用社会常情的社会伦理的评价方法,而且还试图运用社会常理的社会哲学的思辨方法,还同时试图对相关社会事实问题运用科学实证的求证方法。
在本课题的第一部分“死刑之情”中,马家福博士从人道主义观念、民意及引导的社会常情的角度或层面对中国死刑问题进行了社会伦理的评价与分析。
在本课题的第二部分“死刑之理”中,高维俭博士、杜宇博士等人分别以“死刑与社会责任的背离”、“死刑遏制力”以及“死刑废除论”为题对死刑问题的社会常理进行了社会哲学层面上的宏观理性思辨。
在本课题的第三部分“死刑之法”中,两位高层司法机关的实际工作者牛克乾博士、蒋建峰博士运用法律的规范分析方法以及中外比较的分析方法对死刑程序、死刑法律援助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比较深人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