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写作与小乐队配器

分類: 图书,艺术,音乐,作曲/指挥,
作者: 王好亮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7-1字数: 840000版次: 1页数: 535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6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05680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委师范教育颁布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编写的师专层次作曲教程,由中国音乐学院王好亮同志编著,歌曲写作部分从构成歌曲的各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理论知识与写作技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写作歌曲和分析歌曲的能力;小乐队配器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小乐队编曲配器的基础知识与技法,使学生能初步编配小型乐队合奏曲、歌曲伴奏、小歌舞伴奏等。与同类书比较,本书更注重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语言表述形象通俗,讲解细致具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也可供广大作曲爱好者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歌曲概述
第一节 歌曲的艺形式
第二节 歌曲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选词、人声音域与定调
作业
第二章 歌词的一般艺术特点
第一节 歌词的韵律
第二节 句式与段落结构
作业
第三章 曲调及其要素——音调旋律线
第一节 音调
第二节 歌曲民族音调的风格特点及其运用
第三节 族律线与旅律运行
作业
第四章 风调及其要素——节奏
第一节 节奏与速度、节拍的关系
第二节 节奏组合形式
第三节 词典节奏、句式关系
第四节 节奏型特点及其表现作用
作业
第五章 曲调及其要素——调式调性
第一节 调式类别、特征及比较
第二节 大小调曲调特点及写作
第三节 自音七声调式曲调特点
作业
第六章 曲调其及要素——高式调性(续)五声性调式曲调特点与写作
第一节 纯五声调式
第二节 五声性调式
作业
第七章 高式高性扩展
第一节 何谓调式交替、转调与离调
第二节 转谓与离高
第三节 同主音调式交替与同音列调式交替
第四节 调式调性扩展谱例分析
作业
第八章 歌曲的音乐主题与发展方法
第一节 歌曲的音乐主编
第二节 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
作业
第九章 歌曲结构及其写作
第一节 乐句及乐句内部结构
第二节 乐估结构歌曲的写作
第三节 两段体歌曲的写作
第四节 三段体歌曲的写作
第五节 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
作业
第十章 音乐组体
第一节 织体概念及其类别
第二节 织体中的声部与层次概念
第二节 织体中的旋律与伴奏类型
第三节 织体结构原则与层次组合
附:关于总谱与缩谱
作业
第十一章 配器概述和我国常见民族乐器介绍
第一节 配器概述
第二节 吹管乐器
第三节 弹拨乐器
第四节 拉弦乐器
第五节 打击乐器
作业
第十二章 常见西洋乐器介绍
第十三章 电声及其他常见乐器介绍与各类小乐队编制
第十四章 为旋律配器及配器中的和声处理
第十五章 配器中的织体处理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歌曲概述
第一节歌曲的艺术形式
歌曲是音乐表现的一种形式,通指有伴奏或无伴奏的声乐作品。所有歌曲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歌词和音乐一同随着时间的延续得以展现。两者以其有声的表达方式结合为统一的、完整的艺术形式——歌曲。
一首好歌词,在还未谱曲时,便可以感觉到它的内容与形式——语言、诗韵以及对具体事物丰富想象力的直感清晰的表述。它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歌词本身的文学形象。歌词文学形象的可感性,只是形象内容的表层,蕴藏在深层的还有思维与感情,它们共同构成丰富多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的表现能力,在无歌词和人为的解说时,就其本质来说主要善于表情。音乐形象的基本特征就是善于表情,并善于对直观(如同绘画)情感的塑造。即便是描绘性的、造型式的音乐(如模拟钟声、鸟语等自然界现象)给人们感知的东西,也不单纯是对景物的一般描绘。一切自然界的声响溶化到音乐中,都具有了人世间的感情因素。
歌曲是歌词与音乐一对姊妹艺术的结合形式,也是两种语言的结合。共同的是声音,不同的是歌词易定向表达,音乐则是非定向表达,并以抒情见长。两者结合,具有二重性的艺术特点,使歌曲表达具有明确性和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具有良好文学素质和新意的歌词,其词意富于激情时,可使人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出来:抒情时,能让人感觉到美的声乐韵味。这样的歌词为歌曲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能激起作曲者强烈的内心情感。进行音乐创作时,作者将以更丰富的想象力和音乐构思展现歌词特定的内容,运用音乐手段使诗情乐语获得和谐统一。同时,音乐可把歌词所不能及的地方精确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塑造出富有感情因素的完整的音乐形象。
“歌词正像插上了音乐旋律的翅膀而展翅飞翔”,“音乐也乘上了诗歌丰富想象力的翅膀,在更宽广的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这是词曲作者们经常奉承对方作者而说的话。它道出了从歌词的文学形象转化为歌曲的音乐形象,并成为完整艺术作品的关系及过程。歌曲作为音乐的一个品种,在音乐领域里占有将近一半的比重。由于语言的介入,给音乐艺术开拓了宽阔的表现天地,赋予人们对音乐以及音乐形象广泛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