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语料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高小方,蒋来娣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4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17902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探讨了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论述了其与史料学、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汉语史语料学进行了理论构建。不仅适用于汉语文字学专业,亦可供高等院校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以及古代文献专业等用作选修课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探讨了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论述了其与史料学、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汉语史语料学进行了理论构建。分别介绍人了上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料,为汉主史研究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语料资讯,对进一步提高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研究的科学性十分有益。最后一章为语料学专题研究设计,共列举了40题,对于推动这一新学科继续向深层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不仅适用于汉语文字学专业,亦可供高等院校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以及古代文献专业等用作选修课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
第二节 汉语史语料学的功用
第三节 汉语史语料学研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对经、史、子、集各类语料的总看法
第五节 本章 结语
第二章 汉语史语料学的相关学科
第一节 史料学、文献学
第二节 版本学、目录学
第三节 考古学、年代学
第四节 音韵学、文字学
第五节 训诂学、文化学
第六节 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第七节 方言学、方志学
第八节 谱牒学、民俗学
第九节 文体学、辨伪学
第三章 上古汉语语料
第一节 商代语料
第二节 周代语料
第三节 秦代、西汉语料
第四章 中古汉语语料
第一节 东汉语料
第二节 魏晋语料
第三节 南北朝、隋代语料
第五章 近代汉语语料
第一节 唐五代语料
第二节 宋辽金语料
第三节 元明语料
第四节 清代语料
第六章 现代汉语语料
第一节 现代语料
第二节 当代语料
第七章 语料学专题研究设计
代表性语料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著作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章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
语料,即语言材料,是编写字典、词典和进行语言研究的依据。它不单指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远至上古时代民众的口头创作——古谣谚,近至现今幼儿园娃娃们唱的儿歌)。
语料学,就是研究语料的采集、甄别、分析与利用的科学。
语料学有两大任务:其一,是对有关语料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搜集;其二,是对有关语料进行缜密的考证和鉴别。
汉语史语料学,就是要把有关汉语史的重要语料都列举出来,分别加以考证,确定其历史年代和地域并揭示其语料价值,进而设计出合理的利用方案。它以汉语史语料的时空定点、价值认定、开发利用诸问题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包括:(一)商代语料;(二)周代语料;(三)秦代、西汉语料;(四)东汉语料;(五)魏晋语料;(六)南北朝、隋代语料;(七)唐五代语料;(八)宋辽金语料;(九)元明语料;(十)清代语料;(十一)现代语料;(十二)当代语料。
其研究重点是:用科学的方法考定典型语料的确切年代和地域,完成重要语料的系年、系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揭明这些语料的真实价值;同时,还要考察这些语料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并指明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
要突破的难点是:先秦典籍的系年、系地问题,尤其是《尚书》、《周易》、《诗经》、《礼记》等书中各篇的时空定点问题。
第二节汉语史语料学的功用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指南,汉语史研究当然也不能例外。
我们研究汉语史,有两条是必须遵循的:第一,必须详细地、充分地、全面地占有材料。这无论是对于全局的把握,还是对于个案的考察,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