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程

分類: 图书,地图/地理,地理,
作者: 王静爱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版次: 1页数: 61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073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综合,凸显区域地理格局、过程和可持续发展。全书分设3篇。上篇是总论,整体介绍了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人口和城市化、自然资源、国土开发以及,地理区划。中篇是专论,主要介绍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地理工程。下篇是分论,分别阐释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海洋4个地带的14个地理区域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PRED),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书后附有中国地理光盘,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地图库、数据库、影像库、文献库等。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与国土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特征
第二章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第一节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第二节 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第三节 自然地带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第五节 地理景观格局演变
第三章 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
第三节 中华民族与地域特征
第四节 城镇化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可更新自然资源与开发
第三节 能源与开发
第四节 矿产资源与开发
第五节 人类遗产资源与开发
第六节 交通建设与布局
第七节 工业化与经济布局
第五章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区划
第二节 中国行政区划
第三节 中国农业区划与农村经济区划分
第四节 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
第五节 中国经济区划
第六节 中国地理分区
中篇 专论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第三节 沙漠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第五节 土地盐渍化
第七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综合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九章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第十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
下篇 分论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地带
第十二章 中国东部地带
第十三章 中国中部地带
第十四章 中国西部地带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带漫长、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势 起伏大,气候多样。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增长较快,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地理格局与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地理特征,首先取决于其地理区位。地理区位直接影响生存环境的质量、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丰度和区域开发方向、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便捷程度。本章重点介绍中国的地理区位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与国土
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中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并处于北半球的东部。
中国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国家之一,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5N,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二者之间跨越的50,相距5500多千米。北回归线椣穿中国南部,约98%的陆地位于20N-50N之间,亚热带和温带所占国土面积较大,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6.1%和45.1%。中国南北跨度较大,从北向南可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多个温度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