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从日军影像看中国抗战)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军事史,
作者: 樊建川 著
出 版 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32055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图说史,借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回击日本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任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是写作这部书的初衷。老照片有时就像一部复读机,可以帮助我们的记忆复归到事件发生之时,定格在历史的某一瞬间。
这批在我国首次公开的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再现了抗战14年间,日本侵略者涂炭中国的残酷过程,面对入侵者,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天赋的生存权,天赋的自卫权……
内容简介
作品以图说史,图文并茂,精妙之处不在于“说”,而在于“录”。使用的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现场感十足,冲击力强,都印有“不许复制”、“不许可公开”等字样,再现了抗战14年间,中华大地遭受曰军涂炭的残酷过程,可看作日本人自己实录的“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这份强有力的物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作恶却不悔恶、否认侵华战争的最好反击。
为了更好地揭示这批首次公开的照片背后的史实,作者又将多年对抗战史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以细节展现了面对踏进国门的虎狼之师,中华民族总体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激战中见气节,血战中见忠勇,鏖战中见胆略,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本书汇集了文物收藏家樊建川抗战藏品的部分精髓,是对中曰两国人民一段“公共记忆”的丰富和补充。
作者简介
樊建川,1957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市。下过乡,当过兵,任过教,做过官。自幼迷恋收藏。1993年辞官经商。从事收藏近30年,其藏品种类繁多,有57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为全国个人收藏之最。重点是抗战文物和“文革”文物的收藏,此两项在国内位居前列。2005年,他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创建大型私人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震惊海内外,尤以8个抗战博物馆引人关注。 现为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聚落”馆长。 出版有《一个人的抗战》、《“文革”瓷器图鉴》、《荻岛静夫日记》和《抗俘》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日本的侵华机器开始运转
两代“东北王”
“九一八事变”前
张学良的宿命
蒋介石的“九一八”
日军统治下的人间地狱
反抗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第二章 战祸向关内蔓延
淞沪燃起战火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第三章 全国抗战爆发
卢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
战火再次燃向淞沪
平型关大捷和忻口一役,破坏了日军的会战计划
首都保卫战
南京大屠杀:人类史上最大的屠城
徐州会战:作战精神的较量
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
武汉会战:兵临城下,蒋介石才撤身
14年全国大迁移
海军御敌:血染江湖
第四章 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
大地悲歌
长沙:坚壁清野,焦土抗战
昆仑关:硬碰硬的血战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到敌人后方去”
汉奸:民族肌体的毒痈
文化界的抗战
铁血四川
空中大屠杀下不屈的重庆
华侨:龙的传人
鏖战长空的中国“战神”
得道者多助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中国战区成立
美国加入战局
中国不再孤军奋战
常德会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铁军远征
卫立煌:“今天是会师东京的开始!”
第六章 对日寇最后一战
日本的疯狂
东京的出路只有乞降
第七章 日本投降!
编后记
书摘插图
两代“东北王”
似乎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胜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作为“战胜国”获得的。可是战胜国中国迎来的是战败国的耻辱,这都因为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还有近邻日本的胁迫。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从1840年到1945年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且在中国的军事赌博都赢了。夹杂在西方列强队伍中的日本是惟一的亚洲国家。在1874年的侵台战争和2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出乎意料地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侵略弱邻,不仅实现了“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偿”,还能作为国家致富的捷径。尤其是甲午一役,清政府的出手豪绰让日本举国上下瞠目结舌,继而欣喜若狂,按时任外务大臣的井上馨的话说:“一想到35000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清政府的不堪一击给日本惯出了毛病。
10年后,借助清政府的割地赔款,日本国力大增,继而向又一邻近大国沙俄挑衅。结果日本以弱胜强,又赢了。
全胜的战绩更增长了日本朝野的骄蛮心态,催生了这个单一民族的黩武主义。日本更坚定地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此时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日本,对其他亚洲国家更加显示了轻蔑之心。
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大相径庭,日本在表现出对经济利益掠夺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为对领土占领的过分贪婪。贪婪由来已久。
日俄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境内建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关东厅和日本领事馆等一套完整的侵略机构,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加快独霸中国东北的步伐。
1919年4月,日本正式组建关东军司令部,规定关东军司令官由现役陆军大将或中将担任,直隶天皇。其主要将领本庄繁、板垣征四郎、河本大作、花谷正、石原莞尔等是一群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也在这个罪恶集团任过要职。在这群战争贩子的操纵下,侵略中国的武装机器迅速运转。
20世纪初,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这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一直有向中国移民的设想,并把向中国东北移民定为日本的一项国策。“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更是尝试过各种方法向中国东北移民,并在侵华14年间,不断制定向中国移民的计划,掀起了移民侵略的高潮,试图让日本移民占东北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彻底改变中国东北的人口构成。
日本移民中相当大一部分由日本退伍军人构成。这些配有武器的在乡军人,被有计划地安放在中国东北铁路沿线、边境和农村抗日游击区边缘,平时进行军事化训练,穿国家统一发放的衣服。他们是日本在华的军事后备力量和兵源以及镇压各地人民反抗的别动队,还担负着对苏作战的军事准备。在中国,他们恣意妄为,犯下累累罪行。侵华战争后期,由于日本国内兵源短缺,这些武装移民几乎都穿上了军装。
最早警醒日本移民侵略阴谋并采取各种手段抵制的,是依靠日本势力坐稳江山的张作霖。这位绿林出身的“东北王”一生保持了“好汉”的行事风格。
张大帅看似粗糙,实则粗中有细。20世纪20年代,老“东北王”以开发东北为由,大量从中国内地吸收关内移民。如果当时不是关内移民淹没了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的归属问题还真可能有很大的变数。此外,他还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阻止日本人在东北开矿、建厂等。
张大帅种种“以夷制夷”对付日本人的做法,在日本人眼里就是对抗。日本人开始抱怨张作霖屡屡表现出来的不合作。抱怨最终演变成了仇恨。1928年6月4日晨,张大帅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
张少帅接班。国仇家恨让早就明晰日本野心的张学良更加审慎,甚至委曲求全……
“九一八事变”
1928年,国民党政府奠都南京。常以“集国耻家仇于一身”提醒自己的张学良最终做出决定:易帜,支持南京政府,将东三省和热河同时纳入国家统一,防止日本把东北地区从中国的版图上割裂出去。
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第一领导人后,地位并不稳固。政府中成员成分复杂,虽要员多接受过现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教育,但明显带有传统帮派习气,为各自利益,随时都有爆发冲突的可能。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掀起“中原大战”,最后以张学良带兵进入北平偃旗息鼓。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张学良发出声讨阎锡山和冯玉祥、支持蒋介石的电文也赶上了一个“九一八”,在“九一八事变”的前一年。
蒋介石以军事实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达到了政治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张学良的支持显而易见。蒋介石也算知恩图报:1930年10月,年仅31岁的张学良在沈阳就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在蒋总司令之下。1931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举行成立以来的首度大规模阅兵典礼。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骑着战马检阅军队。站在司令观礼台中央的是官拜副总司令之职的张学良。论实力,他的东北军可与蒋介石的中央军比肩。
日本战时画报登载的中国东北主要政府官员名单。
日本人的行动是有前兆的。就在“九一八事变”这一年,日本军部秘密制定了有关侵略中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事变”之前,关东军天天滋事,举行军事演习。东北军上至总司令,下至普通一兵,谁都明白日本人的军事挑衅早晚会演变成一场战争,但谁也说不清会在哪天发生,谁也没有认真做过准备,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盼着日本人有朝一日自己觉悟,平息事端。
蒋介石也看出了这一点。但此时的他注意力都放在了剿灭红军这件事上,甚至在临近“事变”爆发时,亲临江西督剿。8月16日,蒋介石还电告张学良不要抵抗;9月11日,又直接通令东北军:“遇有日军寻衅,务须慎重,避免冲突”。东北军的军营中,长官常常告诫士兵,千万不可与日本人发生冲突,等待外交上的解决。针对关东军的军事行动,9月13日至15日,有些东北军部队连续3夜做了转移演习,目的是一旦日军进犯,可以有秩序地退走,不致临阵措手不及。
可叹!强盗都快破门而入了,手持武器的军队想到的是如何逃跑!
这年初,张学良由沈阳搬到了北平,东北的事务大多由两位军政大员荣臻和臧式毅处理。“事变”之前,张学良正在北平协和医院治病。他命令东北军“尊重国际和平宗旨,避免冲突”;“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他最终严守了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决策。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大概是张学良当时的真实思想。1990年,他在接受一次专访时说:“……当时我没想到日军会那么蛮干,我以为他们绝不会这么做,我以为日本是要以这种军事行动来挑拨我们,因此我命令不要抵抗。我希望和平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日本这么做,不仅是中国的不幸,在国际上日本将受到责难,对日本也不好。”“……那时我如果知道日本真正的意图,情况可能变成两样。”
这就是蒋、张两位掌握中国军政大权的总司令的幼稚想法,他们竟然寄希望于强盗干了坏事还能幡然悔悟。
战争真的爆发了,东北军主官全不在位:张学良远在北平,代理长官张作相在老家锦州给父亲奔丧,旅长王以哲在沈阳城里参加社会活动,3个团长都回了家,营区里只剩下了旅参谋长赵镇藩。
张学良的宿命
中国在日本侵华的14年间,有两件事让人觉得最窝囊,其中一件就是几十万全副武装的东北大汉拱手让出了白山黑水。
不用再细说“九一八事变”的过程了。由于日本蓄谋已久的周密策划和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双重原因,3000万东北人民顷刻沦为亡国奴,真是一夜之间,两世为人。“事变”第二天,日军侵占了整个沈阳;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倍多的东三省全部沦陷!
东北军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支兵力强大、粮饷充足、装备精良的军队,愣让只有自己兵力十分之一的小日本打得个七零八落。尤其是驻扎在北大营的张学良最精锐部队——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万把人,步枪、机枪、大炮一应俱全,战斗力最强,号称东北军的“王牌”,“事变”当夜,让五六百人的日军追着打得丢盔卸甲。有的连队虽进入了战斗岗位,可是一道道不抵抗的命令,让官兵又回到了床上。日本兵冲进营房,中国兵赤手空拳,有的夺门而走,有的越窗而逃。最可怜的是来不及逃跑躲到床下的,几乎全部被日本兵用机枪扫射而死。
后来,北大营终于传出了枪声,那是因为一些东北军眼瞧着自己的弟兄被日本鬼子追着打杀,忍无可忍,开始还击。
第二天凌晨5点多钟,北大营残部将营房后墙推倒,撤出。东北军成了散兵游勇,部分就地解散,部分撤入关内。据说,流亡的东北军一路唱着悲凉的歌:“大炮响连天……当兵的真可怜……”
北大营,这座两代“东北王”苦心经营多年的军营,转眼间土崩瓦解了,随之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当时中国最稀有的一个军种——张学良的空军部队,那是中国最强大的一支空军。飞机场、军工厂、无数设备和银行等,都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若按当时一些国民政府军政官员的说法,“尚可一战”的东北军真的反击了,历史将会怎样?张学良的命运又将会怎样?
9月19日,关东军占领了帅府,所有财产被日本人掠去。据查,帅府的6个金库被打开。位于帅府东墙外的边业银行更是被洗劫一空。张家用几个樟木箱子收藏的唐伯虎等名人的字画,全部被日军从边业银行劫走……
这只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张学良在东北的经济损失,丢掉的几十万军队、国内最强的空军、完备的兵工厂、制炮厂……尤其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3000万国民,才是他无法计算的最大的损失。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担任过张作霖的顾问,与张学良私交甚好。“事变”后,他将张家的家具物品等装了10车皮,给张学良运到了北平。
张学良拒不接受。他对本庄繁说:“你要是不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我在火车站都烧了,与你脸面不好看。要拿我自己会拿,我用不着你送,你这是羞辱我。你要还,还给我东北三省!”于是,这些物品又被运回了山海关,散失殆尽。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令张学良的地位大受影响。在国人的交相指责下,他既羞愧又悔恨。对于他和他的东北军来说,似乎没有一件事比一雪国耻、“打回老家去”更重要的了。这使发生在1936年的那次著名的“兵谏”成为了可能。
从风风雨雨中走过的张学良,一辈子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90岁时,他说:“我自己的一生是被日本人毁了……日本军人疯狂到那样,不但对中国人,对他们本国的元老重臣都敢杀。我在想,日本这个国家在经历了那次世界大战后,能像现在这样的存在,这是日本的幸运。这个国家军人这样疯狂,没有亡国,真是上帝的恩典。”
日军统治下的人间地狱
在所有参与对中国掠夺的国家中,最贪婪、最卑鄙无耻、最周密计划的,就是我们的那个邻居日本。从“九一八”到无条件投降的14年间,日本在侵占中国大片国土的同时,对中国资源进行了人类史上罕有的掠夺。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就垂涎三尺。昔日有“煤都”之称的抚顺,被日本恬不知耻地称为“帝国的一大宝库”,从1905年到1945年的40年间,日本从这里运走优质煤达2亿多吨……
日本无限制的开采,致使中国许多资源枯竭时代提早来临。
据史料记载,从1931年到1945年,本溪80%的低磷、低硫、低灰的最好的煤被日本人运回国内。开采时,他们只要金心,全然不顾规则地破坏性开挖,致使很多煤矿遭到了破坏,无法再开采。
日本侵略者是用数以百万计的人命,换得大量中国的矿产资源的。他们不管矿工的生命安危,逼着工人冒险作业,乱采乱掘。
1932年2月5日,日军侵占哈尔滨。以后,这座城市城郊的平房地区赫然出现了一座人间地狱,它就是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所在地。这支部队所犯下的罪行只是日军侵华战争罪行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样,也足以让全人类震惊。
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2年,这个进行细菌研制、生产和细菌战的综合机构最初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1941年8月改称“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下设8个部、5个支队、3个野外试验厂和1个卫生所;此外还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以及新加坡等地以“防疫给水部”名义设立大型生物战基地,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战体系。
这支臭名昭著的部队集中了一大批日本医学界的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医生的使命感是建立在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的基础上的,可是从事医生职业的他们在七三一部队的行径简直禽兽不如。被他们用来做活体试验的人受尽非人的折磨,悲惨地死后,被投入炼人炉毁尸灭迹。“我想不可错过这一良机,因为在日本是不易获得这样好的研究材料的,为使自己的技术提高,并对日本的医学有所贡献,我就将一名八路军俘虏做了练习手术的材料……”一个名叫竹内丰的七三一部队人员说。
没有一个被试验者活着走出这座杀人工厂,这也成为日本战后逃避这项罪责的一个原因。“在被派遣到七三一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中,对‘木头’(七三一部队对被试验者的称呼)抱有哪怕是一点点同情的人,可以说一个也没有。”这是原七三一部队人员的话。有资料证实,七三一部队一般两天就用三个人做一次活人试验。
现在,日本的医学世界驰名。而战后日本的一些医学界权威,就是当年从事对“木头”活体解剖的刽子手。他们的技术提高了,甚至有的人在医学界拥有了重要地位,可他们的良心能安吗?
这些职业刽子手之首是石井四郎。他本来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但他不想把医学知识用于解除人们的病患,相反,是想让更多的人在他的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死去。战争结束后,石井四郎这个杀人恶魔在接受美国细菌战专家审讯时提出,把七三一部队的情报资料和数据全部提供给美国,作为交换条件,免除其全体人员的战争罪。美国同意了他的交换条件,石井四郎和他的杀人集团就这样被包庇了下来。
石井四郎没有死于绞刑,1959年10月9日,他因患喉癌,死在了病床上。而那些屈死在七三一恶魔之手的中国人,已含冤九泉几十载。当年日军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细菌研究和细菌战,至今贻害无穷,时常作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