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版)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戴国强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3页数: 40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209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面l临的金融与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适应在金融国际化、金融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化的条件下,培养合格的现代金融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对本教材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反映新《巴塞尔协议》以及汇率、利率制度改革给银行经营所带来的变化。并相应地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新《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新的资产风险权重计算方法及其要求、现代银行实行的大部门小分行组织架构、银行风险管理方法、银行提供的代理业务、银行业务全能化、银行经营全球化、银行机构巨型化趋势等,以帮助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了解现代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全书共分14章,系统地阐述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的职能及其经营管理方针与策略,全面介绍了当代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内容及其操作程序,同时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每章都配有案例与复习思考题,以便读者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本书可作为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当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知识的教材,也可作为金融类专业研究生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戴国强 男,1952年6月生于上海。1983年1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198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l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金融学会副会长、上海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 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大学、NBER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和银行管理理论。王要学术成果有《中国货币需求分析》、《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创新》、《200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中国金融发展报告》、《论凯恩斯“准繁荣”思想及其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中国股票市场周末效应》、《论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框架和实现路径》等,论文主要刊登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国际金融研究》和《财经研究》等学术期刊上。主编《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全国统编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7项。曾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优秀成果二等奖、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第三节 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
第四节 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
第三章 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银行负债的作用和构成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 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
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
第一节 现金资产的构成和作用
第二节 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
第三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
第五章 贷款业务
第一节 贷款种类和政策
第二节 贷款定价
第三节 几种贷款业务的要点
第四节 贷款信用风险管理
第五节 贷款管理制度
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一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和主要类别
第二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第三节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四节 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第五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
第一节 租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银行租赁业务的种类
第三节 租赁合同与租金
第四节 信托业务
第八章 表外业务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第二节 担保业务
第三节 票据发行便利
第四节 远期利率协议
第五节 互换业务
第六节 期货与期权
第七节 其他主要的表外业务
第八节 表外业务的管理
第九章 其他业务
第一节 结算业务
第二节 代理业务
第三节 咨询顾问业务
第十章 国际业务
第一节 国际业务的经营目标与组织机构
第二节 外汇资金筹集
第三节 贸易融资与国际贷款
第四节 外汇买卖
第五节 离岸金融业务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第二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一——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三节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二——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第一节 银行财务报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告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预测
第三节 内部控制
第四节 银行风险管理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商业银行新的经营观念和策略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
第三节 银行再造与集约化经营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且大部分资本来自于股票发行;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从商业银行的设立到商业银行选择业务及客户的标准来看,主要是盈利。商业银行是否开办某项业务,主要看这项业务能否给其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盈利。商业银行接受还是不接受某个客户,也主要看这一客户能否给其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盈利。所以说,获得最大利润既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活动范围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而是货币信用领域。一般企业创造的是使用价值,而商业银行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三)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和中央银行相比较,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经营的金融机构,而中央银行是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具有银行特征的政府机关。中央银行创造的是基础货币,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具有超然的地位,承担着领导者的职责。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够吸收活期存款。而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金融服务。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现代商业银行正在向着“万能银行”和“金融百货公司”的综合银行模式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一)银行的产生
汉语“银行”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机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金融机构开始侵入我国,“银行”一词就成了英语bank的中文译名。这是因为,早在11世纪,我国就有“银行”一词问世,当时,人们习惯把各类从事商业或生产小商品的机构称作“行”,即行业之意,“银行”即从事银器铸造或交易的行业。据说,当时金陵(今南京)就有“银行街”,即银铺集中的地方。当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人们又根据我国长期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这一情况,将当时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这类外国金融机构bank叫做“银行”。由于这样翻译既达意又形象,日本人也将“银行”一词移植过去,成为日语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