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现代”想象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杜心源著
出 版 社: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130000版次: 1页数: 178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72133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将要讨论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文学,范围包括新感觉派和海派“唯美一颓废文学”。正如李欧梵指出的,中国的现代前卫作家虽然在新文学运动中引荐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如波德莱尔、叶芝、王尔德、梅特林克……不过我们很难在这些中国作家本人的创作上找到标志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①在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美学上的反资产阶级现代性联系在一起:以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进步、乌托邦的幻灭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美学卓有成效地颠覆了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理性的、规制化的,以统计数字和科学分类来进行统治的社会“合理”表象。同时,现代主义也提醒我们以直接反映物质现实为己任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虚伪以及怀抱着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理想的浪漫主义是多么不合时宜。在对社会的资产阶级化感到厌倦后,现代主义作家将文本看作一种对心理意识在多个层面上的探索过程,文本的内在形式身份不容忽略。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文本提供的是因理性自我的分裂而带来的由内在心理差异所形成的封闭系统。无论如何,西方的现代主义范式必然导向充斥着隐喻与形式的空问系统;如果把这一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具体文化情境相比照,硬要说现代中国文学曾经出现过西方语义上的现代主义,这显然是夸大事实。然而,作为现代性问题的知识产品,现代主义的引进在中国也并非是一个全然的伪问题。公平地说,当“现代化”(modernization)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话语时,不同的文化主体面对不同的历史境遇必然会产生出独特的现代性方案。
就像他们的西方同行试图从工业文明的“现代性”噩梦中醒来,以借助文本形式内在深度的方式抵抗理性社会的威胁,中国的现代前卫作家在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被迫接受由西方强权所带来的历史观,进行痛苦的“现代化”改造时,必定要在不同的层面,运用不同的现代原则(如民族主义、个人主义)投射于作品的表象,从而创造出精神气质迥然不同的文本。而对这一文本所做出的多层面分析,则可以作为理解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途径。
作者简介
杜心源,l974年生,重庆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l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西方当代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见于《学术月刊》、《文学评论丛刊》等刊物。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上海的世界主义
第一节在世界主义与地方性之间:通商口岸与世界主义思维的生成
第二节都市的“当下性”:寻找新的美感经验
第二章现代性的颓废面,或历史的连续与断裂
第一节感官的与历史的:唯美的都市:城市幻影中的梦游者
第三章新感觉派的城市空间
第一节“性感尤物”与都市感受
第二节作为“拟象”的都市
第四章前文本,城市现代性的“场所”
第一节居室、咖啡馆
第二节舞厅、街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上海的世界主义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出振聋发聩的文学宣言,明确地喻示了建设以现代普遍性原则为基础的民族文学的重要性:“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①在整个新文学运动中,这段话的纲领性作用得到普遍认同,我们在此关注的,是它所蕴涵的民族同一性原则对中国旧有文学的“地方”陛特色的否弃。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指出: “国民”一词,暗示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最新理解,
至高无上的中央帝国被降格为民族国家中的一员;“写实”标志了与传统精神生活中的迷信与根深蒂固的古典主义的断裂;“社会”则表明对儒家的官僚与家族体系的舍弃,而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有望由此诞生。①
卡林尼斯库说:“现代性概念只能在一种特殊的时间意识中被想象,即一种线性的和不可逆的,无可遏制地向前奔涌的历史性时间。”②在中国的现代境遇里,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向往是传统中国受到一系列挫折的产物。以甲午之耻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在震惊之余开始区分古老、陈旧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之间的界限,而中国人所习惯的以语言文字作为社会变革载体的方式使他们空前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自从1902年梁启超发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以来,文学就成为民众启蒙的最重要工具,“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③表现出文学向未来开放的信念。“新时代”与“新世界”既然还不能落实到中国的现实,就有必要通过文学激起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简言之,“现代”可以在文学中呈现自己。
……